反流性胃炎如何治疗
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有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拮抗剂)和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术式,不同年龄患者治疗需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体位:对于反流性胃炎患者,尤其在夜间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cm,这样能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因为平卧位时更容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进而波及胃部。不同年龄人群都可采用此方法,如儿童患者也可通过适当垫高床头来改善反流情况,但要注意确保安全,避免坠落等意外。对于肥胖人群,减轻体重也很重要,因为肥胖会增加腹内压,促进反流发生,不同性别肥胖患者都应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例如男性肥胖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等,女性肥胖者可进行瑜伽等运动方式。
饮食:避免进食过饱,少食多餐。应避免食用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这些食物对于各年龄、性别的反流性胃炎患者都可能加重反流症状。例如高脂肪食物会延缓胃排空,导致胃内压力升高,容易反流;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会松弛食管下括约肌,从而引发反流。同时,应避免睡前进食,减少夜间反流的发生几率。
二、药物治疗
1.抑酸剂
质子泵抑制剂(PPI):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是治疗反流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如艾司奥美拉唑等,能有效降低胃内酸度,缓解因胃酸反流刺激胃黏膜引起的炎症等症状,适用于大多数反流性胃炎患者,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患者的耐受性可能不同,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通过竞争结合胃壁细胞上的H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其抑酸作用相对PPI较弱,可用于轻至中度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对于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注意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清除率下降,使用时需密切关注。
2.胃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可以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减轻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反流性胃炎患者,对儿童患者也可使用,但要注意药物的剂型和服用方法需适合儿童。
三、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反流性胃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经规范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出现严重反流症状,影响正常进食和睡眠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适应证评估需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如老年患者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时,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权衡。
2.术式选择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通过重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来减少反流,不同术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