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有局部症状如反复咽痛、扁桃体肿大、口臭,还有全身症状如消化不良、低热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用抗生素、局部用含漱液)和手术治疗(符合反复急性发作等指征时考虑,不同人群手术需谨慎评估)。
一、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
反复咽痛:患者常有咽部不适、异物感,易出现反复发作的咽痛,尤其在受凉、劳累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更易发作,疼痛程度不一,一般为隐痛或胀痛。儿童患者可能因咽痛影响进食,表现为食欲减退。
扁桃体肿大:扁桃体可不同程度肿大,有时可引起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特别是儿童扁桃体过度肿大时,可能影响睡眠,出现打鼾、睡眠中呼吸暂停等情况。
口臭: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细菌滋生、繁殖,分解分泌物及食物残渣,产生异味,导致患者出现口臭症状。
2.全身症状:
消化不良: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可能与扁桃体反复炎症刺激,影响胃肠功能有关。
低热:在机体抵抗力较低时,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且容易反复。
其他: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痛、关节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这与慢性炎症的全身影响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全身症状相对成人可能更明显;而成年人则可能以局部症状为主,但也存在个体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过度劳累等人群更容易诱发慢性扁桃体炎及加重症状;有扁桃体炎病史的人群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二、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扁桃体炎的发作频率。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提供富含营养的食物,促进身体发育和抵抗力提升。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降低扁桃体感染的机会。
2.药物治疗:
抗生素:在急性发作期,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避免滥用。
局部用药: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等,起到清洁口腔、杀菌消炎的作用,缓解局部不适症状。
3.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每年发作4-5次及以上;或扁桃体过度肿大,影响呼吸、吞咽及发声功能;或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经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
手术方式:目前多采用扁桃体剥离术或扁桃体挤切术等。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谨慎考虑,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在符合手术指征且其他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同时要关注术后恢复情况,加强护理,促进伤口愈合。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手术需权衡利弊,在病情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由多学科团队评估后决定是否手术;老年人则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评估手术耐受性后再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