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中耳炎引发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咽鼓管途径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毒细菌易侵入、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咽鼓管咽口、游泳跳水时污水等易经咽鼓管入中耳;二是中耳局部的气压变化、耵聍栓塞等因素;三是全身因素,如过敏反应致中耳黏膜水肿影响咽鼓管功能、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体侵袭引发中耳炎。
咽鼓管途径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当儿童患上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时,病毒或细菌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儿童的咽鼓管相对短、宽且平,这使得他们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更易发生中耳炎。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中耳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中耳炎。而成年人若本身存在鼻腔、鼻窦的病变,如过敏性鼻炎导致鼻黏膜肿胀、鼻窦炎分泌物增多等,也会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增加中耳炎的发生风险。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会增生肥大。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的通气和引流。儿童时期腺样体肥大较为常见,据统计,约有一定比例的儿童存在腺样体肥大相关的中耳炎问题。例如,一些患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经常会反复出现中耳炎症状,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等。
游泳或跳水:游泳时如果鼻腔用力擤气,或者污水经咽鼓管进入中耳,都可能引发中耳炎。特别是儿童在不恰当的游泳姿势或环境下,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比如在不干净的水域游泳,水中的细菌等病原体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对于爱好游泳的人群,如果游泳后没有及时将中耳内的水分排出,也可能增加中耳炎的发生几率。
中耳局部的其他因素
气压变化:乘坐飞机、潜水等情况下,外界气压急剧变化,中耳内的气压不能及时调整,会导致中耳黏膜充血、肿胀,引发气压损伤性中耳炎。例如,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儿童由于咽鼓管功能发育不完善,更易受到影响。有研究显示,在乘坐飞机后,儿童中耳炎的发生率高于成年人。对于潜水爱好者,如果潜水时中耳调压不当,也可能引发中耳炎。
耵聍栓塞:外耳道耵聍(耳屎)过多形成栓塞,影响中耳的正常引流,也可能间接导致中耳炎。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对于耵聍分泌较多的人群,需要注意及时清理,避免引发相关问题。比如一些外耳道狭窄的人,耵聍更容易积聚,增加了中耳炎的发生风险。
全身因素
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人,如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时,中耳黏膜可能发生水肿,影响咽鼓管的功能,从而容易引发中耳炎。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鼻黏膜水肿,会波及咽鼓管,导致中耳通气障碍。在过敏季节,这类人群中耳炎的发作频率可能会增加。
免疫功能低下:一些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引发中耳炎。比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几率增加,中耳炎就是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