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角膜炎是常见致盲性眼病,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单纯疱疹病毒且可潜伏神经节,抵抗力下降时激活致病,有接触或血行感染途径;症状有眼痛等,体征有树枝状等病灶;靠病史和眼部检查诊断;治疗用抗病毒药及对症治疗;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可通过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来预防。
一、病因
1.常见病毒类型:单纯疱疹病毒(HSV)是最常见的致病病毒,其中HSV-Ⅰ型更易引起角膜感染。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感冒、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就会引发角膜炎。
2.感染途径: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角膜,如直接接触感染,也可由身体其他部位的病毒感染灶经血行播散至角膜。
二、临床表现
1.症状:患者可出现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疼痛较为明显,可呈刺痛、磨痛等。
2.体征:角膜上可出现树枝状、地图状等不同形态的病灶。树枝状角膜炎初期角膜上皮出现点状混浊、肿胀,继而融合成树枝状的浅溃疡,荧光素染色阳性;地图状角膜炎则是在树枝状溃疡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深,形成不规则的地图状溃疡。
三、诊断
1.病史:患者常有发热、感冒等免疫力下降的病史,或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既往史。
2.眼部检查:通过裂隙灯检查可观察角膜的病变情况,如溃疡的形态、荧光素染色情况等。同时,还可进行病毒学检查,如角膜刮片行病毒抗原检测、病毒培养等,以明确病毒的类型。
四、治疗
主要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要注意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部干涩等不适。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病毒性角膜炎时,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眼部情况,如是否有揉眼、哭闹、视力下降等表现。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增强儿童的抵抗力,如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
2.成年人:成年人患病毒性角膜炎时,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按时用药,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3.老年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患病毒性角膜炎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恢复较慢。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角膜炎的恢复。同时,在用药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预防
1.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2.避免接触传染源:在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
3.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患有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基础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等,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降低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