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性中耳炎怎么办
航空性中耳炎是飞机升降等气压变化环境下发生的中耳气压损伤性疾病,儿童因咽鼓管特点等发病率可能高于成人且患相关疾病者更易发病,预防可通过咽鼓管通气练习及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症状有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鸣等,轻时可尝试自行缓解,重时需就医,儿童患者和患有基础疾病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航空性中耳炎的发生机制
航空性中耳炎是在飞机升降、潜水等气压变化环境下发生的中耳气压损伤性疾病。当外界气压急剧变化时,中耳腔与外界气压不能迅速平衡,导致中耳内形成负压,使中耳黏膜血管扩张、淤血,甚至发生渗出、出血等病理改变。儿童由于咽鼓管相对短、宽、平,发病率可能高于成人,且一些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等疾病的儿童更易出现航空性中耳炎问题。
二、航空性中耳炎的预防措施
1.咽鼓管通气练习:在飞机升降过程中可做吞咽、咀嚼、打哈欠等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以平衡中耳与外界气压。儿童可通过吸吮糖果等方式辅助进行咽鼓管通气练习,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糖果,避免误吸。对于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此时咽鼓管通气练习效果可能不佳,需特别留意耳部情况。
2.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有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应在病情控制后再乘坐飞机。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黏膜肿胀,更易发生中耳气压不平衡;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通气引流。
三、航空性中耳炎的症状表现
1.耳部疼痛:在飞机升降时出现耳内闷胀、疼痛,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抓耳等异常行为。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可能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2.听力下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儿童可能对声音反应迟钝,如叫其名字没有及时回应等。
3.耳鸣:部分患者可伴有耳鸣症状,表现为耳内嗡嗡声等异常声响。
四、航空性中耳炎的处理方法
1.自行缓解尝试:如果症状较轻,可继续尝试咽鼓管通气练习,看是否能缓解中耳气压不平衡的状况。例如继续做吞咽、咀嚼动作等。
2.医疗干预: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采取鼓膜穿刺、鼓膜切开等方法来平衡中耳气压,但这些医疗操作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对于儿童患者,医疗干预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性等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在乘机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耳部反应,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格外留意儿童的行为变化,如是否有哭闹、抓耳等异常表现。在预防方面,更要确保儿童进行有效的咽鼓管通气练习,如帮助儿童进行适当的吞咽动作等。当儿童发生航空性中耳炎时,医疗处理要更加轻柔,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承受能力。
2.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过敏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肿胀相关疾病的人群,在乘机前要控制好病情,避免因黏膜肿胀加重咽鼓管阻塞风险。有耳部既往病史的人群,如曾有过中耳炎病史,乘坐飞机时要更加警惕航空性中耳炎的发生,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在医生指导下准备好相关缓解咽鼓管通气的物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