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并发症
胰腺炎有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炎起病4周后出现,由胰液和坏死组织包裹形成,可压迫邻近组织,影像学可发现,与炎症等因素相关)和胰腺脓肿(胰腺和胰周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形成,有高热等表现,实验室及CT等检查有相应表现,因胰腺坏死组织未有效控制继发感染所致);全身并发症有器官功能衰竭(包括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分别有相应表现及发生机制等)、感染(因胰腺组织坏死等易发生,可加重病情,感染途径多样,免疫功能低下者风险高)、营养不良(因疾病影响进食等易出现,年龄大、病情重者更易发生,需营养支持改善)
一、局部并发症
1.胰腺假性囊肿:多在胰腺炎起病4周后出现,由胰液和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其周围包裹形成,可压迫邻近组织,如压迫胃可引起恶心、呕吐,压迫胆总管可导致黄疸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可发现边界清楚的囊性肿物,其形成与胰腺局部炎症、胰液外渗等因素相关,炎症反应过程中纤维组织包裹胰液等成分逐渐形成囊肿结构。
2.胰腺脓肿:是由胰腺和胰周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形成的脓肿,患者多有高热、腹痛加剧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CT等检查可发现局部有含气的病灶等,多因胰腺坏死组织未得到有效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所致。
二、全身并发症
1.器官功能衰竭
呼吸功能衰竭: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是胰腺炎常见的全身并发症之一。胰腺炎时炎症介质释放等可导致肺组织损伤,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其发生机制与炎症因子对肺部的损伤、肺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有关,患者年龄较大者、有基础肺部疾病者等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风险可能更高。
肾功能衰竭:可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等表现,主要是由于胰腺炎时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炎症介质损伤肾脏等因素引起,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对于老年人等本身肾功能储备较差的人群,更易受到影响。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可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炎症反应可影响心肌功能和血管通透性,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例如重症胰腺炎时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可引起心肌抑制,使患者出现心率失常等情况,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胰腺炎发生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对更高。
2.感染: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组织坏死、屏障功能受损等,易发生全身或局部感染,感染可进一步加重病情,引起脓毒症等严重后果,感染途径包括肠道细菌移位、血行传播等,感染病原体多样,包括细菌、真菌等,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且感染控制更困难。
3.营养不良:胰腺炎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影响进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易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低蛋白血症等,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更易发生营养不良,需要合理的营养支持来改善营养状况,例如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途径补充营养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