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胰腺炎有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脓肿(重症胰腺炎起病2-3周后因胰腺及胰周坏死继发感染形成,有高热、腹痛等表现,影像学可发现液体积聚伴炎症反应)和胰腺假性囊肿(病后3-4周形成,由胰液和坏死组织包裹所致,多位于胰体尾部,可压迫周围组织);全身并发症有器官功能衰竭(含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等)、感染(全身性感染因肠道屏障受损等易发生)、消化道出血(由应激性溃疡等引起)、高血糖(重症时可持久升高)、凝血功能障碍(与炎症反应激活凝血系统等有关)
一、局部并发症
1.胰腺脓肿:多发生在重症胰腺炎起病2-3周后,因胰腺及胰周坏死继发感染形成脓肿,胰腺区可触及明显压痛的肿块,患者有高热、腹痛等表现,是由于胰腺组织坏死感染,细菌繁殖形成脓肿,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胰腺区域的液体积聚伴周围炎症反应。
2.胰腺假性囊肿:常在病后3-4周形成,由胰液和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其周围包裹所致,多位于胰体尾部,可无明显症状,或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表现,如压迫胃可导致餐后饱胀等,是因为胰液外渗后被周围组织包裹,逐渐形成囊性结构。
二、全身并发症
1.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是重症胰腺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机制与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肺间质水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等有关,多见于年龄较大、本身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因为炎症反应容易累及呼吸系统,影响气体交换。
急性肾衰竭:可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等,主要是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管收缩等因素引起,对于老年患者或本身有肾脏基础疾病者更易发生,因为其肾脏储备功能较差,容易受到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与炎症刺激、心肌抑制因子释放等有关,各种年龄的患者均可能发生,但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风险更高,因为炎症反应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或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
2.感染
全身性感染: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移位等原因易发生全身性感染,表现为高热、寒战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这与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肠道微生态失衡等因素相关,尤其是长期住院、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易发生。
3.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多由于应激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肠黏膜病变等引起,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的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这些因素可能损伤胃肠道黏膜或影响胃肠道血流。
4.高血糖:多数患者有暂时性高血糖,重症胰腺炎时由于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等可导致持久的血糖升高,对于本身有糖尿病倾向或既往有糖代谢异常的患者,高血糖的影响更为明显,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并进行相应处理。
5.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等表现,与炎症反应激活凝血系统、消耗大量凝血因子等有关,老年患者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更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因为其机体的凝血调节功能相对较弱且炎症反应可能更剧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