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疼起来怎么办
类风湿关节炎的处理包括一般处理措施、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处理有休息制动及物理治疗(热敷、冷敷);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手术有关节置换术、滑膜切除术,不同治疗方式有相应注意事项及适用人群。
一、一般处理措施
1.休息与制动:当类风湿关节炎疼痛发作时,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受累关节,可使用支架、夹板等进行制动,以减少关节的进一步损伤和减轻疼痛。例如,对于手部关节疼痛的患者,使用手部固定支架限制手部不必要的活动,有助于缓解疼痛。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与制动的方式可能因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家长协助进行适当的制动和休息安排。
2.物理治疗
热敷:适当的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一般可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于疼痛关节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但对于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冷敷:在炎症急性期,冷敷可能有助于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可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疼痛关节,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对于儿童患者,冷敷时更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可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冷敷产品或控制冷敷时间和温度。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消肿的作用,可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疼痛症状。常见的如布洛芬等,但需要注意不同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需要谨慎选择。
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这类药物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从根本上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展,从而减轻疼痛。但使用这类药物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它们可能会引起血液系统和肝肾功能的异常。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相对较弱,在使用时更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使用这类药物,除非病情非常严重且经过严格评估后才考虑使用。
3.生物制剂: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生物制剂具有针对性强、起效快的特点,但可能会增加感染等不良反应的风险,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排除感染等禁忌证。
三、手术治疗
1.关节置换术:当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剧烈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关节置换术。例如,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关节病变程度等因素。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儿童患者由于关节还在发育中,一般不首先考虑关节置换术。
2.滑膜切除术:对于关节滑膜炎症明显、有大量积液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滑膜切除术,以减轻滑膜炎症和疼痛。但滑膜切除术也有一定的复发风险,术后仍需要结合药物等治疗措施来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