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有什么症状
鼻中隔偏曲有多种症状,包括鼻塞(可为单侧或双侧,与体位有关)、鼻出血(多发生在偏曲凸面等黏膜薄处)、头痛(由偏曲刺激压迫鼻甲或鼻窦炎症引发)、邻近器官症状(可致鼻窦炎症、咽鼓管功能障碍等,鼻窦炎症会影响儿童呼吸等,咽鼓管功能障碍会致儿童耳鸣等)。
单侧或双侧:鼻中隔偏曲部位若压迫同侧下鼻甲,可引起同侧鼻塞,且呈进行性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双侧鼻塞,这是因为偏曲的鼻中隔影响了双侧鼻腔的通气功能。例如,儿童鼻中隔偏曲时,可能因鼻塞导致呼吸不畅,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由于儿童鼻腔相对狭窄,鼻中隔偏曲对其鼻塞症状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需密切关注。成人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塞,可能会因长期鼻塞影响生活质量,如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等。
与体位有关:部分患者鼻塞症状与体位相关,如卧位时鼻塞加重,这是因为卧位时头部血液回流增加,鼻腔黏膜充血加重,而鼻中隔偏曲部位对鼻腔通气的影响在卧位时更为显著。
鼻出血
发生部位:多发生在偏曲的凸面、骨棘或骨嵴的顶尖部,此处黏膜较薄,受气流和尘埃刺激易发生糜烂、溃疡,从而导致鼻出血。例如,长期受气流冲击的鼻中隔偏曲凸面部位,黏膜反复受到刺激,血管更容易破裂出血。在青少年中,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出血相对较为常见,可能与青少年活泼好动,容易碰撞鼻部,且鼻腔黏膜相对较脆弱有关。成人中,高血压患者若存在鼻中隔偏曲,鼻出血可能更为不易止住,因为高血压会使血管压力增大。
头痛
机制:偏曲的鼻中隔刺激压迫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如偏曲部位压迫中鼻甲、下鼻甲,可导致鼻窦开口引流不畅,进而引发鼻窦炎症,炎症刺激也可引起头痛。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头痛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鼻中隔偏曲引起头痛相对较少见,但若存在,可能因表述不清而容易被忽视,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成人鼻中隔偏曲导致的头痛,可能在劳累、受凉后加重,因为劳累和受凉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鼻腔炎症反应加重,从而使头痛症状更明显。
邻近器官症状
鼻窦炎症:鼻中隔偏曲阻碍鼻窦引流,易诱发鼻窦炎。如鼻中隔偏曲导致筛窦开口堵塞,筛窦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对于儿童,鼻窦发育尚未完全,鼻中隔偏曲更容易影响鼻窦引流,进而频繁发生鼻窦炎,影响儿童的呼吸和身体健康,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因为鼻窦炎症产生的分泌物可能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引起咳嗽。成人若存在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可能会出现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且鼻窦炎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咽鼓管功能障碍:严重的鼻中隔偏曲可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等咽鼓管功能障碍表现。例如,鼻中隔偏曲部位靠近咽鼓管咽口时,会影响咽鼓管的正常通气功能,导致中耳内压力失衡。在儿童中,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耳鸣、听力下降,需考虑鼻中隔偏曲的可能,因为儿童咽鼓管相对短、宽、平,更容易受到鼻中隔偏曲的影响。成人若患有鼻中隔偏曲同时出现耳部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