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有症状表现与体征观察,包括咽部不适及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相关表现;中医四诊合参涵盖望、闻、问、切;辨证分型有肺肾阴虚型(咽干痛等,舌红少苔脉细数,长期熬夜等致肺肾阴虚)、脾胃虚弱型(咽部异物感等,舌淡苔白脉缓弱,饮食不节等伤脾胃)、痰凝血瘀型(咽部异物感甚等,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情志不舒等致)。
一、症状表现与体征观察
慢性咽炎患者常见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微痛。检查时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呈暗红色,咽后壁可有散在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肥厚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咽部不适出现清嗓动作;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症状相对不典型,但仍可通过细致检查发现咽部黏膜的慢性改变。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或过度用嗓的人群,咽部受刺激更明显,症状可能更突出;有鼻部疾病导致长期张口呼吸的患者,也易引发慢性咽炎,其咽部炎症表现会因长期受刺激而更严重。
二、中医四诊合参
1.望诊:观察患者咽部黏膜色泽、形态,以及舌苔的变化。若咽部黏膜暗红,舌苔薄白或薄黄等。儿童望诊时需更耐心,观察其咽部黏膜情况及舌质舌苔;老年患者由于体质等因素,舌苔表现可能更复杂,如可能出现舌苔剥脱等情况。生活方式相关的望诊,如吸烟者咽部可能有更多炎性渗出等表现。
2.闻诊:听取患者声音,判断有无因咽部不适导致的声音改变等。比如慢性咽炎患者可能出现声音稍嘶哑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闻诊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因咽部不适出现发音不清等;老年患者声音嘶哑可能更需结合其他情况判断是否由慢性咽炎引起。
3.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例如询问患者咽部异物感是晨起明显还是午后明显,是否与进食辛辣食物等有关。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问诊方式和重点有差异,儿童可能需通过家长了解相关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因记忆力等问题,需逐步引导询问。生活方式相关的问诊,如询问患者是否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是否有过度用嗓习惯等。
4.切诊:包括切脉等。通过脉象来辅助判断病情,如脉弦可能提示有肝郁等情况影响咽部。不同年龄人群脉象特点不同,儿童脉诊相对较难,需经验丰富者判断;老年患者脉象可能更显迟缓等。
三、辨证分型
1.肺肾阴虚型:咽部干痛,灼热,午后症状明显加重,伴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等。舌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导致肺肾阴虚的人群,年轻人长期熬夜耗伤阴液易出现此型;老年患者若本身肾阴亏虚,再加上生活不规律等,也易发展为此型。
2.脾胃虚弱型:咽部异物感明显,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舌淡苔白,脉缓弱。饮食不节、长期嗜食辛辣油腻等损伤脾胃的人群易出现此型,各年龄均可发生,但饮食不规律的年轻人及脾胃功能本就较弱的老年患者更易患此型。
3.痰凝血瘀型:咽部异物感较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长期情志不舒、痰湿内阻的人群易出现此型,不同年龄均有发生,情志不舒的年轻人和长期情绪压抑的老年患者均可能患此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