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鸣针灸怎么治疗
神经性耳鸣针灸选穴遵循局部与循经取穴结合原则,常用听宫等穴位并介绍操作,疗程以10次为1个疗程等,注意事项包括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及针灸操作的无菌和观察患者反应等。
神经性耳鸣的针灸选穴多遵循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的原则。局部取穴可选取耳部周围的穴位,如听宫、听会、耳门等,这些穴位邻近耳部,与耳鸣的局部病位相关;循经取穴则根据经络循行,选取相关经脉上的穴位,如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外关,足少阳胆经的侠溪、足临泣等。
常用穴位及操作
听宫: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操作时患者张口,直刺1-1.5寸,采用提插补泻或平补平泻手法。
听会:在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直刺0.8-1.2寸,行针手法同听宫。
耳门:在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直刺0.5-1寸,根据病情施行相应补泻手法。
中渚:在手背部,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直刺0.3-0.5寸,可采用捻转补泻。
外关: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直刺0.5-1寸,行针时注意得气。
侠溪:在足背,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直刺0.3-0.5寸,用泻法为主。
足临泣: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直刺0.5-0.8寸,可根据病情调整补泻。
神经性耳鸣针灸治疗的疗程与注意事项
疗程安排
一般来说,神经性耳鸣的针灸治疗以10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1-2天。具体疗程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体质等因素调整。例如,病情较轻、体质较好的患者,1个疗程可能就有明显改善;而病情较重、体质较弱的患者,可能需要2-3个疗程,甚至更长时间。
注意事项
患者因素
年龄:儿童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进针的深度和力度,由于儿童的穴位感知和耐受力与成人不同,应选择更轻柔的操作手法,且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因恐惧而不配合。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身体机能衰退,进针时需更加谨慎,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性别:一般无特殊性别禁忌,但女性在月经期间针灸时,要注意避开腰骶部等敏感部位的强刺激穴位,以免引起月经不调等问题。
生活方式: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例如,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功能,不利于耳鸣症状的改善。
病史:对于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针灸时要严格掌握针刺部位和深度,防止出血不止。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等医疗器械的患者,针灸可能会干扰器械的正常工作,需提前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针灸治疗以及选择合适的针灸部位。
针灸操作注意事项:针灸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晕针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让患者平卧,松解衣带,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用,一般可很快缓解。若症状严重,需及时进行相应的医疗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