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抵抗力下降致,起病急、病程短(1-2周),有剧烈咽痛、高热等全身症状,扁桃体充血肿胀有脓性分泌物;慢性多由急性反复发作或隐窝引流不畅等致,病程长(数月至数年)、易反复发作,症状较轻,有咽部不适等,扁桃体慢性充血、表面不平有瘢痕粘连,隐窝口有干酪样点状物,两者在病程、症状严重程度、局部表现及发病因素等有区别,特殊人群患病需注意相应情况。
1.病因: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感染也可引发,通常是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劳累等情况下,病原体侵入扁桃体而致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更易发病,因为此阶段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生活中若不注意保暖、过度劳累等易导致抵抗力降低从而诱发。
2.症状表现:起病较急,患者会出现剧烈咽痛,多伴有吞咽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同时伴有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还可能伴有畏寒、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3.病程:一般病程相对较短,经过积极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通常1-2周左右可逐渐恢复。
1.病因: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另外,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也可演变为慢性炎症,一些自身免疫反应也可能参与其中,其发病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生活习惯等有关,成年人也较为常见,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可能会加重病情。
2.症状表现:症状相对较轻,患者可有咽部不适、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常有反复咽痛发作史,平时可有咽干、发痒、口臭等表现,检查可见扁桃体慢性充血,表面不平,有瘢痕,与周围组织可有粘连,隐窝口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
3.病程: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感冒等情况下,就可能再次急性发作。
两者区别总结
病程方面:急性扁桃体炎病程短,多在1-2周左右;慢性扁桃体炎病程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且易反复发作。
症状严重程度: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症状相对更剧烈,有明显高热等全身症状;慢性扁桃体炎症状相对较轻,全身症状不显著或不典型。
扁桃体局部表现:急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充血、肿胀明显,有脓性分泌物;慢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慢性充血,表面不平,有瘢痕及粘连,隐窝口可见干酪样点状物。
发病相关因素:急性扁桃体炎多因受凉、劳累等致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或病毒侵入引发;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隐窝引流不畅等引起,与自身免疫及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急性扁桃体炎时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全身情况,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高热时易出现惊厥等情况,应及时采取合适的物理降温等措施;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的儿童,要注意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减少发作;老年人患扁桃体炎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因为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弱,且可能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评估,谨慎用药。女性在月经期等特殊时期患扁桃体炎,需注意休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