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具有顽固性高血压及血压波动较大的血压水平特点,还伴有腹部血管杂音、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以及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等伴随症状及相关表现,患者需关注既往高血压治疗等病史,且要严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来管理病情。
顽固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流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引起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从而导致血压难以控制,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即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多项临床研究显示,约60%以上的肾动脉狭窄患者会出现顽固性高血压,普通的单药或联合降压方案往往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例如,一些研究观察到在肾动脉狭窄患者中,使用多种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ARB类等)联合治疗后,仍有相当比例患者血压未达标。
血压波动较大:由于肾动脉狭窄程度可能会有一定变化,或者RAAS系统的激活程度存在波动,患者血压可出现较大波动。在活动、应激等情况下,血压可能明显升高,而在休息等状态下,血压可能相对有所下降,但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且不稳定。
伴随症状及相关表现方面
腹部血管杂音:约半数肾动脉狭窄患者可在腹部听诊闻及血管杂音,尤其是上腹部或脐周部位。这是因为肾动脉狭窄处血流速度加快,产生湍流,从而形成血管杂音。但需要注意的是,腹部血管杂音并非肾动脉狭窄特异性表现,其他血管病变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所以不能仅凭血管杂音诊断肾动脉狭窄,但它是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的一个辅助提示征象。
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长期肾动脉狭窄可导致肾脏缺血性损伤,引起肾功能逐渐减退。患者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等肾功能指标异常,严重时可出现少尿、水肿等表现。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由于本身可能存在肾功能生理性减退,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肾功能损害更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显现出乏力、食欲减退等不适。对于有高血压病史且年龄较大的患者,若出现肾功能进行性恶化,需警惕肾动脉狭窄的可能。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以及RAAS系统激活等因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例如,有研究追踪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发现,其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较无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高出数倍,这与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长期损伤以及肾动脉狭窄导致的缺血相关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在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上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治疗和病情监测上需综合考虑各自的生理特点。对于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的管理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孕期身体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影响血压及肾脏血流情况。生活方式方面,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导致血压更难控制,加重肾脏缺血等情况。所以这类患者需要严格戒烟限酒,采用低盐、低脂、富含钾等营养物质的饮食方式。有高血压病史且合并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在病史方面要重点关注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肾功能变化情况等,以便更好地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