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有啥症状
急性扁桃体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咽痛、扁桃体红肿、吞咽困难;全身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少数有肌肉酸痛,儿童因自身特点在症状表现及影响上有其特殊性需关注。
1.局部症状:
咽痛:是急性扁桃体炎最常见的局部症状,多起病急,开始多为一侧咽痛,继而可发展至双侧。疼痛较为剧烈,吞咽时疼痛往往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儿童患者可能因咽痛而表现出拒食、哭闹不安等情况,这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有关,咽痛会明显影响其进食和正常的生活状态。成人患者则可能因咽痛影响吞咽功能,进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
扁桃体红肿:检查时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在扁桃体表面有时可见白色或黄色的脓性分泌物,这是由于炎症刺激扁桃体隐窝,导致隐窝内出现脓性渗出物积聚。儿童的扁桃体相对较饱满,在急性炎症时肿大更为明显,且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扁桃体炎症,从而出现更显著的红肿表现。
吞咽困难:由于咽痛明显,患者吞咽时会感到困难,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因为吞咽困难而拒绝进食,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和hydration(hydration:水合状态)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以维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
2.全身症状:
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多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甚至更高。发热程度因个体差异、病原体毒力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在感染病原体后更容易出现高热的情况,且高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等,避免高热引发惊厥等并发症。成人患者发热时也需要关注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时可考虑使用适当的退热方法,但需遵循安全用药原则。
畏寒:患者常伴有畏寒症状,多在发热前出现,表现为怕冷、寒战等。这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激活,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出现畏寒表现。对于儿童来说,畏寒可能会导致其感觉不适,需要注意保暖,但保暖措施要适度,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头痛、乏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这是因为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以及机体的炎症反应释放的炎性介质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全身的生理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头痛、乏力等表现。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较弱,在出现头痛、乏力时可能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影响其日常活动和精神状态,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食欲减退: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这与发热、咽痛等症状导致的身体不适有关。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营养的摄入,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免疫力的维持。家长可以尝试给儿童提供一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果汁、蔬菜泥等,以保证儿童的营养需求。
肌肉酸痛: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全身代谢变化以及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等原因导致。儿童患者如果出现肌肉酸痛,可能会表现得比较烦躁,需要家长帮助其适当活动肢体,缓解肌肉不适,但要注意活动的强度和方式,避免加重不适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