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需从症状表现观察、专科检查评估;非药物干预包括一般观察护理与预防感染;药物干预要考量适用情况、禁忌注意;手术干预适用于出现严重呼吸障碍等情况,术前术后要做好相应护理及关注恢复情况,通过多方面来对儿童腺样体肥大进行综合处理以保障儿童健康。
一、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评估
1.症状表现观察:儿童腺样体肥大可能出现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听力下降等症状。不同年龄段儿童症状可能有差异,幼儿期可能以鼻塞导致的吃奶困难等表现为主,学龄期儿童可能更易出现睡眠打鼾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等情况。要关注患儿日常呼吸状态、睡眠情况以及是否有反复耳部不适等表现来初步评估腺样体肥大情况。
2.专科检查:通过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腺样体大小、堵塞后鼻孔的程度等;鼻咽侧位X线片或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腺样体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准确评估腺样体肥大的严重程度。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一般观察与护理: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且无明显不适的儿童,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炎症,缓解鼻塞等症状。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高、体重、智力发育等,因为长期腺样体肥大可能影响儿童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等,对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2.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上呼吸道感染会加重腺样体的炎症反应,导致腺样体进一步肥大。要让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减少病原体的侵入机会。
三、药物干预的考量
1.适用情况:如果儿童腺样体肥大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如鼻塞严重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等,可考虑短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炎症,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且要考虑儿童年龄因素,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过早使用过多药物干预。例如,对于伴有过敏性鼻炎相关因素导致的腺样体肥大,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组胺药物等,但药物使用需谨慎评估利弊。
2.禁忌与注意:药物使用要避免不恰当的应用,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相关原则,避免滥用药物。要充分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如肝肾功能等情况,不同年龄儿童对药物的耐受和代谢能力不同,在考虑药物干预时要综合评估。
四、手术干预的情况及注意
1.手术指征:当腺样体肥大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如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容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睡眠中反复呼吸暂停、听力严重下降等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一般来说,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无效,且腺样体肥大已经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时,是手术干预的时机。
2.术前术后护理:手术前要做好儿童的心理安抚工作,让儿童及家长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大致过程。术后要注意鼻腔创面的护理,保持鼻腔清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出血等情况。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如术后饮食要选择温凉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关注儿童术后的恢复情况,包括症状缓解情况、生长发育的后续变化等,定期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