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鸣能针灸吗

来源:民福康

神经性耳鸣可针灸治疗,机制与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有关,常用局部穴位如听宫穴、听会穴和远端穴位如太冲穴、合谷穴,临床有一定效果但个体差异大,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针灸需注意相应事项,针灸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穴、规范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

一、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机制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可能与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有关。有研究表明,针灸能够通过刺激耳部及相关经络上的穴位,影响神经系统的传导,从而对耳鸣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例如,针刺相关穴位可调节耳蜗及中枢听觉通路的神经递质释放,进而改善耳鸣症状。

二、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常用穴位

1.局部穴位

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刺激听宫穴对耳部相关病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临床研究发现针刺听宫穴可改善耳部的气血运行,有助于缓解神经性耳鸣。

听会穴:在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针刺听会穴能调整耳部经络气血,对神经性耳鸣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2.远端穴位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太冲穴属于肝经穴位,中医认为耳鸣与肝经有一定关系,针刺太冲穴可通过调节肝经气血来改善耳鸣症状。

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是常用的保健穴位,针刺合谷穴能起到调节全身气血的作用,对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有辅助效果。

三、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针灸对神经性耳鸣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例如,一些研究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干预后,患者耳鸣的频率、响度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过,其效果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早期干预、病程较短的患者可能取得相对较好的效果。

四、特殊人群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需格外谨慎。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在针刺时应选择更细的针具,进针手法要轻柔。同时,儿童可能难以配合长时间的针刺治疗,治疗前需与患儿及家长充分沟通,取得配合。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要避免因针灸操作不当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轻易进行针灸治疗。尤其是怀孕早期,针刺某些穴位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如果孕妇患有神经性耳鸣,应首先尝试非针灸的保守治疗方法,如改善生活方式等,若必须进行针灸,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谨慎操作,选择相对安全的穴位,且进针深度、力度等都要严格把控。

3.老年人

老年人进行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时,要考虑其身体机能衰退的情况。老年人的皮肤松弛、肌肉萎缩,在选穴和针刺操作上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例如,对于一些体质较弱、耐受力较差的老年人,进针不宜过深,手法要轻柔。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人在针灸过程中的反应,如出现不适要及时停止操作。

总之,针灸可以用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穴、规范操作,特殊人群更要谨慎对待,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了解疾病
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头部或者耳部出现异常声音的感觉,比较常见的包括蝉鸣声、哨声、嗡嗡声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耳鸣吃耳聋左慈丸行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耳鸣吃耳聋左慈丸一般可以,正常对治疗炎症造成的耳鸣有很好的疗效,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头孢丙烯胶囊治疗。患上耳鸣多数是中耳炎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长时间压力过大,并且经常生活在有噪音的环境中造成的,正常会造成听力表现出下降的症状。
听神经瘤耳鸣频繁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对于有听神经瘤的病人来说,在疾病的初期耳鸣并不频繁,只是偶尔表现出。但随着肿瘤体积不断的增大,耳鸣也会变得逐渐频繁起来,并且很可能会伴随听力下降的情况。所以一旦表现出这样的情况,建议应当及时去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核磁扫描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耳鸣耳闷有回声应该如何治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头疼,耳鸣,耳闷以及有回声等表现的话,多考虑是有中耳炎造成的临床表现,一定要尽快去医院确诊治疗,不然炎症蔓延,会诱发其他疾病因素,平时要注意饮食尽量减少刺激性,还要积极做好治疗。可适当做一些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因经期抵抗力低而患上一些疾病。
哪里治耳鸣好?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尽量去一些正规的医院去治疗耳鸣,因为耳鸣也是一种比较多见的现象,不用担心不用害怕,耳鸣和平时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如果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可能会造成耳鸣,或者是长期心情抑郁,心理状态不太好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得,现阶段耳鸣还是比较难以治愈的。
熬夜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人在熬夜过后表现出耳鸣的症状发病的原因是身体过度疲劳、疲惫,大脑神经一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因此造成的一种生理性的耳鸣。熬夜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不但会让皮肤变差、身体的免疫能力还会下降,也会表现出黑眼圈。因此要防止熬夜,偶尔熬夜之后需要及时的补充优质蛋白。
高压氧能治疗耳鸣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实践证明,利用高压氧治疗,由于能够提高血氧含量,增加组织储氧量,改善柯蒂器的缺氧性损害,促进耳蜗和听神经的功能恢复,因此达到治疗共鸣和提高听力的目的,所以高压氧是治疗耳鸣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高压氧由于其作用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仅能对部分耳鸣达到治疗效果。
什么是神经性耳鸣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神经性耳鸣是指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异常感觉,如果情况持续的比较长,会表现出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它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电刺激疗法、心理学治疗,病人需要根据自己耳鸣的轻重程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减少耳鸣的情况。此外,人们需要少带耳机,来减少耳鸣。
耳鸣能导致头晕恶心?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耳鸣并不能造成头晕恶心。应当是耳源性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耳鸣等表现只是前期症状。可进行听力检查和耳蜗电图检查,少喝水,不要吃过咸的食物,补充维生素。短期内反复发作短暂头痛、耳鸣、恶心或呕吐、视物模糊或一过性肢体无力,或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瘫痪或昏迷等,须警惕脑卒中的可能。
戴耳机会导致耳鸣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首先经常戴耳机对耳朵确实没有太大的好处,尤其是戴耳机的时候声音开的如果过大就会刺激到耳膜,或许你在听的时候觉得很过瘾,但是经常性的会给耳朵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偶尔一次没有关系,因此经长期戴耳机时间过长或者声音开得过大,都是会造成耳鸣的情况表现出,因此一定要防止这样的情况表现出,适当的戴一会耳机就可
突然剧烈耳鸣是怎么回事?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突然剧烈耳鸣有可能是耳内损伤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但也不排除是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中耳炎,同时和耳源性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若身体表现出剧烈耳鸣症状时,可以去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就诊,明确具体原因,然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在配合医生治疗过程中要保持心情舒畅,应防止去噪音
如何看待神经性耳鸣
高胜利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神经性耳鸣的发病因素很多,有生理性的、病理性的以及功能性的。如果患者的神经性耳鸣是因为生理性导致,比如长期熬夜、疲劳或精神过度紧张等引起,患者出现的自我调节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焦虑情绪,可能会比较容慢慢解。如果是病理因素或者别的因素引起,大部分要通过药物或者医学干预才能治愈或好转。
神经性耳鸣怎么治疗
高胜利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神经性耳鸣治疗主要有下面几方面。第一是病因治疗,减少病因,然后对症处理。第二是药物治疗,包括一些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以及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第三是掩蔽治疗,主要是给段声音,该声音跟耳鸣频率声音相接近,通过声音来压制耳鸣声音,使耳鸣症状减弱或者消失。第四是高压氧治疗,主要是改善血氧浓度,从而减轻耳鸣的症状。第五是心理学治疗,主要是调整患者焦
神经性耳鸣能好吗
袁先道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神经性耳鸣通常是指患者能听到自己耳朵里持续出现声音,表现为嗡嗡响或者蝉鸣声,但是并没有客观声源存在,所以只是患者的主观感觉。患者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而且疾病症状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如果患者的听力下降症状已经停止了,则慢性耳鸣可能不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即可逐渐耐受,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如果是急性耳鸣合并突然的听力下降,这种情况要及时使用
感音神经性耳鸣的原因
张军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三甲
感音神经性耳鸣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由于耳神经损伤后的表现,主要病因包括长时间熬夜、劳累、休息不好、精神压力大、血压高或者内分泌系统紊乱失调,局部外伤都有可能引起患者出现耳鸣。需要到医院详细检查电子耳镜、电测听可以确诊。在治疗上则需要进行营养神经扩血管治疗效果良好。
神经性耳鸣能治好吗
徐杨斌 副主任医师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 三甲
神经性耳鸣一般认为是内耳微循环的障碍导致的,是否能够治好需要结合患者耳鸣的病史、发病的时长以及具体的发病原因来分析。部分神经性耳鸣的患者,如突发性耳聋,伴随耳鸣,听力损失程度较轻,及时规范的进行治疗,一般是能够得到治愈的,但是超过六个月以上的神经性耳鸣,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全身性的疾病,部分患者经常有失眠与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神经性耳鸣吃什么药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对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一般用的是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及血管扩张剂。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等。另外,也可以口服中成药物进行治疗。除了使用药物治疗之外的话,平时要注意经常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经常熬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