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增生原因
疤痕增生受创伤因素、个体自身因素、炎症反应因素、局部张力因素影响,创伤深度达真皮深层及以下、面积大易致增生;儿童青少年因代谢旺盛等增生概率高,老年人因皮肤老化增生程度轻,瘢痕体质者易过度增生,一般体质者有基础病等也可能增加风险;创伤后炎症反应通过细胞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等促进疤痕形成,活动部位局部张力大会刺激疤痕组织增生。
一、创伤因素
(一)损伤深度
皮肤受到的创伤深度是影响疤痕增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皮肤损伤达到真皮深层及以下时,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会过度增殖,合成大量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从而容易导致疤痕增生。例如,深度烧伤造成的皮肤损伤往往会引发较为明显的疤痕增生,因为损伤累及了较深的皮肤层次,刺激了纤维组织的异常增生。
(二)创伤面积
较大面积的创伤也会增加疤痕增生的风险。大面积创伤会激活更多的创伤修复相关细胞和信号通路,使得纤维组织修复过程难以精确调控,进而导致过度的疤痕组织形成。比如,大面积的皮肤撕脱伤,相比小面积的擦伤,更易出现疤痕增生的情况。
二、个体自身因素
(一)年龄
1.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新陈代谢较为旺盛,皮肤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同时成纤维细胞等活性较高,在创伤修复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过度的纤维组织增生,所以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发生创伤后疤痕增生的概率相对较高。例如,青少年时期的痤疮疤痕增生相对常见。
2.老年人:老年人的皮肤老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下降,一般来说疤痕增生的程度相对较轻,但由于皮肤修复能力减弱,疤痕愈合的时间可能会延长。
(二)体质
1.瘢痕体质:具有瘢痕体质的人群是疤痕增生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的成纤维细胞对创伤修复信号的反应异常,会过度增殖并合成大量的胶原蛋白,导致疤痕组织不断增生,超出原始创伤范围,形成明显隆起、质地坚硬的瘢痕,如一些轻微的皮肤损伤,如蚊虫叮咬、接种疫苗等部位都可能出现显著的疤痕增生。
2.其他体质:一般体质的人群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的增生处于相对正常的调控状态,但如果存在一些基础疾病或内分泌失调等情况,也可能影响疤痕的修复过程,增加疤痕增生的可能性。例如,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进而可能增加疤痕增生的风险。
三、炎症反应因素
创伤后局部的炎症反应是疤痕增生的重要启动因素。创伤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引发炎症细胞浸润,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巨噬细胞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等,这些细胞因子会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促进疤痕组织的形成。如果炎症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或程度较严重,就会进一步加重疤痕增生的程度。例如,伤口发生感染时,炎症反应加剧,疤痕增生往往更为明显。
四、局部张力因素
皮肤的局部张力也与疤痕增生密切相关。在关节等活动部位,皮肤经常处于活动状态,局部张力较大。创伤愈合过程中,由于局部张力的存在,会使得疤痕组织受到持续的牵拉,这会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导致疤痕组织不断增生变宽、增厚。比如,膝关节部位的创伤愈合后,疤痕往往容易出现增生的情况,就是因为膝关节活动时局部张力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