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慢性结肠炎有消化系统、全身及其他症状。消化系统有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进食可诱发、排便可缓解)、腹泻(大便次数多、性状多样,严重可黏液或脓血便,长期可致脱水等)、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可与腹泻交替);全身有乏力(肠道炎症致机体消耗)、消瘦(肠道炎症影响营养吸收)、发热(病情活动或感染时可低热、中度或高热);其他有里急后重(便意频繁却排不尽)、腹胀(肠道蠕动失调致气体积聚)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痛:慢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腹痛症状,多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一般在左下腹或下腹较为常见。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在进食后可诱发腹痛,排便后可有所缓解。这是因为肠道炎症刺激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肠壁肌肉痉挛引起疼痛。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慢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表现。
2.腹泻:腹泻是慢性结肠炎的典型症状之一。大便次数增多,可为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便、糊状便,严重时可出现黏液便或脓血便。腹泻的发生与肠道炎症导致的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肠道蠕动加快有关。不同患者的腹泻频率和粪便性状可能有所差异,一些患者可能在晨起后或餐后出现腹泻情况。长期腹泻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或身体虚弱者,更易受到影响。
3.便秘:部分慢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便秘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数天一次。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便反射,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缓慢。便秘和腹泻可能会交替出现,这也是慢性结肠炎的一个特点。例如,有的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以腹泻为主,而另一段时间又以便秘为主。
二、全身症状
1.乏力:由于肠道长期炎症,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这是因为炎症反应会消耗身体的能量,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症状。尤其是病情较长的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比较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消瘦:长期慢性结肠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情况,体重逐渐下降。这是因为肠道炎症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摄取和利用,身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从而引起体重减轻。对于儿童患者来说,消瘦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
3.发热:一般情况下慢性结肠炎患者体温多为低热,但在病情活动期或合并感染时,可能会出现中度发热甚至高热。发热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全身性表现,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紊乱,导致体温升高。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热时可能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三、其他症状
1.里急后重:患者有便意频繁,但排便时又排不尽的感觉。这是由于直肠炎症刺激直肠肛门括约肌,导致频繁的便意感,但实际上肠道内并没有足够的粪便排出。里急后重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对工作和社交活动有一定影响。
2.腹胀:肠道炎症可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失调,气体积聚在肠道内,引起腹胀。腹胀程度可轻可重,有的患者仅感到腹部胀满不适,有的患者则腹胀较为明显,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对于女性患者来说,腹胀可能会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有所变化,需要综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