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是怎么造成的
脾肾阳虚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先天禀赋不足与母体因素及个体差异有关;外感寒邪侵袭可因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或既往外感寒邪未有效治疗;饮食不节因长期嗜食生冷寒凉及老年人脾胃弱;劳倦过度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中青年及老年人易受影响;久病耗伤因慢性疾病病程长及老年人恢复差,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脾肾阳虚。
一、先天禀赋不足
年龄因素:新生儿或婴幼儿若存在先天脾肾阳虚情况,多与母体因素相关,如母体在孕期体质较弱,素体脾肾阳虚,就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禀赋不足,使得出生后机体阳气亏虚,脾肾功能较弱。例如一些早产儿,由于在母体内发育时间不足,脏腑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现先天脾肾阳虚的状况。
性别因素:从性别角度看,并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导致先天脾肾阳虚,但在个体差异上,部分先天体质较弱的婴儿无论男女都可能出现先天脾肾功能不足的情况。
二、外感寒邪侵袭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比如冬季衣着单薄、居住环境阴冷等,寒邪易侵袭人体。对于各年龄段人群来说,若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寒邪会损伤人体阳气,首当其冲影响脾阳和肾阳。以成年人为例,长期在空调温度过低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就容易使寒邪入侵,损伤脾肾阳气。对于儿童而言,冬季若穿衣过少,在户外活动时暴露时间过长,也易受寒邪侵袭,导致脾肾阳虚。
病史因素:既往有外感疾病史,尤其是外感寒邪后未得到有效治疗,寒邪深入脏腑,损伤脾肾阳气。比如曾患风寒感冒,病程迁延,寒邪留滞体内,逐渐伤及脾阳和肾阳,从而引发脾肾阳虚。
三、饮食不节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嗜食生冷寒凉食物,如大量食用冰镇饮品、生冷瓜果等,会损伤脾阳。脾阳受损后,影响运化功能,进而累及肾阳,导致脾肾阳虚。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若过多食用冷饮等寒凉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影响生长发育过程中脾肾阳气的充足;成年人长期饮食不注意,经常进食生冷,也会逐渐出现脾肾阳虚的表现。
年龄因素:老年人脾胃功能本身较弱,若再不注意饮食,过度食用生冷,更易损伤脾阳,进而影响肾阳,因为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脾肾功能相对不足,不耐寒凉之品。
四、劳倦过度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过度和脑力劳动过度。体力劳动过度会耗伤阳气,尤其是伤及脾肾阳气,因为脾主肌肉四肢,过度体力劳动会损耗脾气,进而影响肾阳;脑力劳动过度会耗伤心血,间接影响脾肾,导致脾肾阳虚。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以及长期高强度用脑的上班族,都容易出现劳倦过度损伤脾肾阳气的情况。
年龄因素:中青年人群若长期劳倦过度,更易出现脾肾阳虚,因为中青年本身体质相对较好,但过度劳累会超出身体承受范围,损伤脾肾阳气;老年人虽然本身脏腑功能衰退,但如果过度劳累,也会加速脾肾阳气的耗损。
五、久病耗伤
病史因素: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肠炎等,病程较长,久病会耗伤阳气。以慢性肾炎为例,疾病迁延不愈,会损伤肾阳,肾阳不足又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阳也虚,从而形成脾肾阳虚;慢性肠炎患者长期腹泻,损伤脾阳,进而影响肾阳,出现脾肾阳虚的证候。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慢性疾病患者,由于机体的修复和耐受能力不同,老年人患慢性疾病后更易出现久病耗伤脾肾阳气的情况,因为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恢复能力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