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在症状表现、病因机制和治疗原则上均有差异,风寒感冒一般轻度发热或无热、明显怕冷、流清涕、咳嗽声重咯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因劳累吹风受凉等致卫阳被遏肺气失宣,治以辛温解表;风热感冒发热较重、怕冷不明显、流黄涕、咳嗽咳痰不爽痰黄黏稠、舌苔薄黄脉浮数,因外感风热或体内蕴热再感邪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治以辛凉解表。
一、症状表现差异
(一)风寒感冒
1.发热情况:一般为轻度发热或无明显发热,这与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导致阳气被郁遏程度相对较轻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风寒感冒时发热多不高,而成人也常见轻度发热表现。
2.怕冷表现:明显怕冷,需加衣被,这是因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肌表失于温煦,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有较明显的畏寒感觉。
3.流涕情况:流清涕,清涕质地稀薄,是由于风寒犯肺,肺失宣肃,津液上溢表现为清涕。
4.咳嗽表现: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是风寒之邪犯肺,肺气失宣,津液凝聚成痰所致,各年龄段人群咳嗽特点相似,但儿童可能因咳嗽反射较弱等因素,咳嗽表现相对成人可能更需关注护理。
5.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脉象多浮紧,这是风寒感冒在舌脉上的典型表现,通过脉象和舌苔可辅助判断病邪性质为风寒。
(二)风热感冒
1.发热情况:发热较重,体温可较高,是因为风热之邪侵袭,正邪相争较剧烈,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见明显发热,儿童风热感冒时发热往往较为突出。
2.怕冷表现:怕冷不明显,或仅有轻度怕冷,与风热之邪为阳邪,易犯肌表,使卫气被扰但以热象为主有关。
3.流涕情况:流黄涕,黄涕质地黏稠,是风热犯肺,肺经有热,津液被灼导致流涕黏稠色黄。
4.咳嗽表现:咳嗽咳痰不爽,痰黄黏稠,是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炼液为痰所致,各年龄段人群咳嗽特点类似,但儿童风热感冒咳嗽时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
5.舌苔脉象:舌苔薄黄,脉象多浮数,这是风热感冒在舌脉上的典型表现,通过舌脉可辅助判断病邪性质为风热。
二、病因机制不同
(一)风寒感冒
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等引起,人体劳累后正气相对虚弱,腠理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侵袭肌表、肺卫,导致卫阳被遏,肺气失宣,从而引发感冒,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劳累、缺乏运动者更易患风寒感冒,儿童若衣着过少、夜间踢被等也易感受风寒之邪而发病。
(二)风热感冒
常因外感风热之邪,如气候温暖多风时,风热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导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引发感冒,生活方式上,过食辛辣、熬夜等导致体内蕴热,再感受风热之邪更易发病,不同年龄人群中,成人若在炎热环境中停留过久等易患风热感冒,儿童若饮食不节,过食高热量食物等也可能增加患风热感冒的风险。
三、治疗原则区别
(一)风寒感冒
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通过辛温药物发散风寒,使肌表之邪得以疏散,肺气恢复宣降,不同人群用药需考虑其体质等因素,儿童风寒感冒应优先采用温和的辛温解表方法,如适宜的食疗等非药物干预,避免使用过于峻烈的药物。
(二)风热感冒
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通过辛凉药物疏散风热,清肃肺气,使风热之邪得以外解,肺卫恢复正常功能,不同人群用药同样需考虑个体差异,儿童风热感冒若需用药,应选择相对温和且符合儿童特点的辛凉解表药物,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