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急性扁桃体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主要是咽痛等,儿童因扁桃体生理特点等症状表现有差异;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依年龄等调整)、抗生素治疗(依年龄等选药)、局部治疗(儿童需协助)、中医中药治疗(特殊人群需告知情况)。
一、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咽痛,多开始于一侧,继而可发展至双侧,吞咽或咳嗽时咽痛加剧。部分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严重时甚至唾液也难咽下。扁桃体红肿,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可融合成假膜,但假膜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拭去后无出血创面。儿童患者可能因扁桃体过度肿大而影响呼吸,出现打鼾、张口呼吸等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的扁桃体相对较大,急性扁桃体炎时肿大更明显,对呼吸的影响可能较成人更突出。例如,3-10岁儿童的扁桃体处于生理性肥大阶段,发生急性扁桃体炎时更容易出现气道梗阻相关表现。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降低机体免疫力,使儿童和成人更容易患上急性扁桃体炎,且症状可能相对更重或恢复较慢。
2.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可伴有畏寒、寒战、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小儿患者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等。
年龄因素: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急性扁桃体炎时更容易出现高热,且高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例如,6个月-3岁的儿童在急性扁桃体炎时,高热惊厥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病史:有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的患者,在本次急性发作时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且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二、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在休息方面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和保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机体恢复。在饮食上,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咀嚼能力提供合适的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因吞咽困难加重不适。
生活方式:患病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成人患者也应注意休息,调整生活方式,待病情恢复后再逐渐恢复正常的运动和作息。
2.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常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口服或静脉给药)。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例如,儿童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要考虑到药物对骨骼发育等方面的潜在影响,严格遵循用药规范。
特殊人群:孕妇患有急性扁桃体炎时,选择抗生素要谨慎,需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
3.局部治疗:可使用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含漱,有助于清洁口腔、减轻炎症。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在含漱时需要家长协助,避免误咽含漱液。要选择合适的儿童可用的含漱液,并指导正确的含漱方法,以达到局部清洁消炎的作用。
4.中医中药治疗:可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作用的中药,如银翘甘桔汤等,但需在中医医生的辨证论治下使用。
特殊人群:孕妇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使用中医中药治疗时,要告知医生自身情况,由医生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对特殊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