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有全身症状如部分患者发热、常感极度疲劳;有肌肉症状如近端肌肉疼痛与僵硬;还有其他相关症状如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且对老年人群、女性患者、有其他病史的患者影响不同,老年患者症状对生活影响更严重,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影响症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患者病情管理更复杂。
一、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为低热,也有少数患者可出现中度发热。研究表明,约30%-50%的风湿性多肌痛患者在病程中会有发热表现,发热可能与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2.疲劳: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劳,这种疲劳感较为显著,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疲劳可能贯穿于风湿性多肌痛的整个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肌肉的炎症状态以及全身的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二、肌肉症状
1.近端肌肉疼痛与僵硬
疼痛:主要累及肩部、骨盆带等近端肌肉区域,疼痛性质多为酸痛、胀痛。疼痛通常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肌肉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炎症介质堆积,导致晨起时肌肉疼痛加剧。有研究显示,约80%以上的风湿性多肌痛患者会出现近端肌肉疼痛症状。
僵硬:肌肉僵硬也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肌肉发紧、活动不灵活。僵硬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可持续数小时,活动后可有所缓解,但随后又可能再次出现。例如,患者晨起后可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穿衣、梳头、上下楼梯等日常动作,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其他相关症状
1.血沉增快: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是反映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风湿性多肌痛患者中,血沉通常会明显增快,可高达50-100mm/h甚至更高。血沉增快是由于炎症状态下,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含量增加,导致红细胞聚集性增强,从而使血沉加快,它可以作为评估疾病活动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2.C反应蛋白升高:C反应蛋白(CRP)也是炎症标志物之一,风湿性多肌痛患者体内CRP水平通常会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疾病的活动程度相关。当疾病处于活动期时,CRP水平明显升高,而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后,CRP水平可逐渐下降。
3.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患风湿性多肌痛时,上述症状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因为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肌肉力量减弱,肌肉疼痛和僵硬会进一步限制其活动,容易导致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同时,老年患者可能还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湿性多肌痛的症状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管理难度。
女性患者:女性患风湿性多肌痛的概率相对较高,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患者无明显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在妊娠期、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疾病的症状表现和病情波动。例如,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相对加剧,从而使肌肉疼痛和僵硬等症状有所加重。
有其他病史的患者:对于本身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合并风湿性多肌痛时,症状可能会相互影响,病情管理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原有疾病的治疗情况以及风湿性多肌痛的治疗,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不良反应,同时要密切监测两种疾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