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做胃镜检查胃病的方法
胃部相关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症状观察与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中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尿素呼气试验(非侵入、适合多数人)和血清学检测(不能区分现症与既往感染);影像学检查的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观察消化道形态等但对微小病变检出率不如胃镜;症状观察需关注腹痛特点、消化不良症状等,病史采集要了解既往病史、用药史等,不同年龄人群在各项检查及病史采集中有不同需注意的情况。
一、实验室检查
1.幽门螺杆菌检测:
尿素呼气试验: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包括碳-13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其原理是利用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尿素酶的特点,患者口服含有标记碳的尿素胶囊后,如果胃内存在幽门螺杆菌,尿素酶会将尿素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呼气排出,通过检测呼气中二氧化碳的标记物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也可以进行尿素呼气试验,但需要注意儿童的配合度等情况。一般来说,该检查无痛苦,适合大多数人群,尤其是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如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儿童害怕胃镜检查等情况。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但血清学检测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因为幽门螺杆菌抗体在体内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对于有过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检测手段,但对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准确性相对尿素呼气试验等稍低。
二、影像学检查
1.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患者口服钡剂后,在X线下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蠕动情况等。通过钡剂在消化道的涂布情况,可以发现溃疡、肿瘤等病变。例如,胃溃疡在钡餐造影下可表现为龛影等特征。不同年龄人群进行钡餐造影时,需要根据年龄调整钡剂的用量等。对于儿童,要注意钡剂的摄入可能带来的误吸风险等,检查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空腹等。这种检查相对胃镜来说痛苦较小,但对于一些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可能不如胃镜。
三、症状观察与病史采集
1.症状观察:
腹痛特点:详细询问腹痛的部位、性质、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例如,胃溃疡引起的腹痛多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出现,呈隐痛、胀痛等,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腹痛多在空腹时发作,疼痛性质可为钝痛、灼痛等。不同年龄人群腹痛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不能准确描述腹痛情况,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对于老年人,腹痛可能不典型,需要综合判断。
消化不良症状:包括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如果患者有长期的消化不良症状,也可以作为判断胃部疾病的参考依据。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饮食不规律、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胃部相关症状,需要在病史采集中重点询问这些生活因素。
2.病史采集:
既往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胃部疾病史,如胃炎、胃溃疡等,以及是否有其他系统疾病,因为一些系统疾病可能会引起胃部的继发改变。例如,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等胃部病变。对于有特殊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在选择非胃镜检查方法时需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对检查的耐受性等。
用药史: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服用过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因为药物因素也是导致胃部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了解用药史有助于综合判断胃部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用药情况不同,儿童用药需要特别注意药物对胃黏膜的影响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