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部血管瘤的症状
咽喉部血管瘤有不同类型,毛细血管瘤婴幼儿期表现为咽喉部黏膜鲜红色或紫红色斑片状病变,随生长可能增大,成人期症状不典型;海绵状血管瘤病变位置深,黏膜呈蓝紫色或暗红色,有堵塞感。还会出现吞咽、呼吸相关症状,吞咽症状表现为婴幼儿拒食等,成人吞咽梗阻感加重;呼吸症状是血管瘤阻塞气道时婴幼儿呼吸急促等,成人呼吸费力。累及声带附近会致声音改变,表面黏膜易出血,反复出血可致贫血等全身症状。
一、不同类型血管瘤的常见症状表现
毛细血管瘤:
婴幼儿时期:多在出生后不久被发现,好发于咽喉部黏膜表面,表现为局部鲜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片状病变,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病变处黏膜可能略隆起,随着患儿生长,病变可能会逐渐增大,部分患儿在哭闹、用力等导致腹压增加时,病变区域颜色可能会更红,因为血液充盈更明显。从年龄因素考虑,婴幼儿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往往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咽喉部情况来发现异常。
成人时期:相对少见,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咽部异物感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从生活方式角度,若成人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掩盖或加重咽喉部血管瘤相关症状,使其更难早期发现。
海绵状血管瘤:
病变位置可较深,累及咽喉部黏膜下及深层组织,外观上可见咽喉部黏膜呈蓝紫色或暗红色,病变处黏膜可能凹凸不平,触之柔软,有压缩性,类似海绵的质感。患者可能会出现咽喉部的堵塞感,尤其是在病变较大时,这种堵塞感会更明显,进食时可能会有吞咽不畅的感觉,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不同年龄人群因生理差异,症状表现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比如儿童可能因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吞咽不畅的症状可能更易影响其进食和生长发育。
二、与吞咽、呼吸相关的症状
吞咽症状:
当咽喉部血管瘤较大时,会影响正常吞咽功能,患儿可能出现拒食、喂养困难的情况,对于婴幼儿来说,表现为吃奶时吸吮无力、频繁呛咳等。成人则可能主诉吞咽时有梗阻感,随着病情进展,梗阻感可能逐渐加重,严重影响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病史角度,如果患者既往有咽喉部相关疾病史,可能会干扰对咽喉部血管瘤引起吞咽症状的判断,需要仔细鉴别。
呼吸症状:
若血管瘤生长在咽喉部较关键的部位,如阻塞气道,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这是非常危急的情况,需要立即处理。成人可能表现为呼吸费力,尤其是在活动后症状更明显,平卧时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年龄较大的成人可能因本身存在一些基础呼吸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而容易忽视咽喉部血管瘤导致的呼吸症状,造成诊断延误。
三、其他相关症状
声音改变:
当血管瘤累及喉部声带附近时,会影响声带的正常振动,导致声音嘶哑。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声异常,如哭声微弱、音调改变等;成人则会出现声音嘶哑,且持续不缓解,若同时有长期用声过度等情况,声音嘶哑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用声不当引起,而忽略咽喉部血管瘤的可能。
出血症状:
咽喉部血管瘤表面的黏膜相对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生出血,尤其是在进食粗糙食物、剧烈咳嗽等情况下,可能出现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口腔内有血迹,家长发现后需引起重视。对于反复出血的患者,可能会导致贫血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出现贫血后的表现不同,婴幼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生长发育迟缓等,成人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