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分类和治疗
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前者胃黏膜呈非萎缩性炎性改变,后者胃黏膜有萎缩性改变;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病因治疗(Hp感染用四联疗法根除,自身免疫性胃炎针对并发症处理)、对症治疗(缓解消化不良、调节胃酸分泌等),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治疗方面有不同需注意的情况。
一、慢性胃炎的分类
(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又称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非萎缩性的炎性改变,胃镜下可见黏膜红斑、粗糙不平、出血点/斑等,主要是胃黏膜受到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饮酒、吸烟、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药物损伤(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等因素影响,胃黏膜固有层见到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可能稍多一些,生活不规律、有不良饮食生活方式的人群易患。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胃镜下可见黏膜色泽变淡、皱襞变细平坦、黏液变薄等,可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多灶萎缩性胃炎常见于胃窦部,与Hp感染密切相关;自身免疫性胃炎主要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患者体内存在壁细胞抗体等,病变主要在胃体部,这类患者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不同年龄均可发病,自身免疫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胃炎在特定人群中发病有一定特点。
二、慢性胃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调整:对于各类型慢性胃炎患者,均需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饱或过饥。减少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例如,高盐饮食可能会损伤胃黏膜,所以要减少腌制食品等的摄入;对于有Hp感染的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卫生,防止交叉感染。不同年龄人群在饮食调整上需根据自身消化功能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如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的食物摄入,老年人则要考虑消化功能减退,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精神因素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适度运动,如适合各年龄的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但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胃肠负担。
(二)病因治疗
1.Hp感染的治疗:若慢性胃炎是由Hp感染引起,目前多采用含有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不同年龄人群在Hp根除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的适用性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儿童一般不优先推荐Hp根除治疗,除非有特殊情况,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老年人则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
2.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疗:自身免疫性胃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并发症进行处理。如果存在恶性贫血,需补充维生素B等。
(三)对症治疗
1.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有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早饱等的患者,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但要注意不同年龄人群的使用差异,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还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
2.调节胃酸分泌:如果患者有反酸、烧心等胃酸分泌过多的表现,可使用抑酸剂,如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或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相关症状,但同样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用药安全性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