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一直打喷嚏流鼻涕怎么办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鼻腔冲洗、免疫治疗等方式应对。明确过敏原并针对性规避,药物治疗有抗组胺药物和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可用生理盐水等,明确过敏原且药物效果不佳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但有风险及适用限制,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明确过敏原:过敏性鼻炎患者需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花粉是常见过敏原,不同地区主要花粉过敏原种类不同,可通过查询当地花粉传播信息了解。对于尘螨过敏者,室内要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可使用防螨床罩、空调过滤器等减少尘螨接触。
2.针对性规避:若为花粉过敏,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专业的防花粉口罩;对于动物毛发皮屑过敏者,应避免接触宠物,如必须接触可选择先给宠物洗澡等减少过敏原接触。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方式和场景不同,儿童可能更多在室内接触尘螨等,需家长协助做好家居环境过敏原防控;成年人可能更多在户外接触花粉等。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具有抗过敏作用,能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如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等,相对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剂型。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时要注意剂型选择,如糖浆剂等更便于儿童服用,同时要关注药物可能存在的轻微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2.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有效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局部用药全身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使用时需按照正确方法操作,确保药物能充分作用于鼻腔黏膜。不同年龄患者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剂量和方法可能不同,儿童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遵循医生建议的合适剂量和使用疗程。
三、鼻腔冲洗
1.冲洗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可选择手动鼻腔冲洗器或电动鼻腔冲洗器。手动冲洗时,患者头稍向前倾,一侧鼻腔对准冲洗器,将冲洗液缓慢注入一侧鼻腔,使其从另一侧鼻腔流出或经口吐出,两侧交替进行。电动冲洗器则按照说明书操作即可。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各年龄人群均可使用鼻腔冲洗,但儿童使用时需家长协助,注意控制冲洗压力和速度,避免造成鼻腔不适或损伤。冲洗液温度应接近体温,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鼻腔。对于有严重鼻出血、鼻腔手术创面未愈合等情况的患者不建议使用鼻腔冲洗。
四、免疫治疗
1.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如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或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是将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注射到患者体内,使机体对过敏原耐受性提高;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是让患者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
2.适用情况及风险:特异性免疫治疗有一定疗程要求,一般需要持续3-5年。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需经过严格评估,如患者需能配合治疗过程,且没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未控制的癫痫等严重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等风险,需在医生密切监测下进行。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时,儿童由于配合度等问题可能需要家长更多关注和配合,且要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