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炎有什么症状和怎么引起的
急性心肌炎有常见和严重症状,常见全身症状如病毒感染前驱表现,心脏相关症状包括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其引起原因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中病毒感染最常见,还有细菌、其他病原体感染;非感染因素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副作用、中毒等。
一、急性心肌炎的症状
(一)常见症状
1.全身症状:发病前1-3周多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类似“感冒”样表现),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先引起全身反应,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而成年人相对更易察觉发热等表现。
2.心脏相关症状
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由于心肌炎症影响心脏正常节律,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不会准确表述心悸,而是表现为躁动不安等。
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前区隐痛或压迫性疼痛,疼痛程度不一,这是因为心肌炎症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心肌供血、供氧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疼痛感觉,成年人相对更易描述胸痛的性质和程度。
呼吸困难: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端坐呼吸,这是因为心肌炎症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功能下降,肺循环淤血,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
(二)严重症状
1.心力衰竭:表现为咳嗽、咳痰(可带粉红色泡沫痰)、水肿(如双下肢水肿、颜面水肿等),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儿童发生心力衰竭时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需要密切关注。
2.心律失常: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头晕、黑矇、晕厥等,甚至危及生命,不同年龄人群心律失常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心律失常可能更易被忽视其严重性。
二、急性心肌炎的引起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多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B组、埃可病毒等)和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较为常见。病毒可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引起心肌细胞的炎症、坏死等病变。例如,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后,病毒可在心肌内持续存在并复制,不断损伤心肌组织,不同年龄人群对病毒的易感性可能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受到病毒侵袭引发心肌炎。
2.细菌感染:如白喉杆菌感染,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可引起心肌损害,但相对病毒感染来说,细菌感染引起急性心肌炎的情况较少见。
3.其他病原体感染:如支原体、立克次体等感染也可能引发心肌炎,但相对少见。
(二)非感染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心肌,引发心肌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心肌组织,导致心肌炎症,这类情况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均可发生,但具体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紊乱相关,女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可能引起心肌损害,导致心肌炎,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用药时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不同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机制不同,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潜在风险。
3.中毒:如重金属(汞、铅等)中毒、化学物质(一氧化碳等)中毒等,可损害心肌细胞,引发心肌炎,这种情况多与接触有毒物质的职业暴露或意外中毒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接触有毒物质的途径不同,儿童可能因误食等原因接触到有毒物质而引发心肌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