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可以治疗,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适用于范围小、时间短情况的巩膜扣带术和复杂情况的玻璃体切割术,预后受脱落时间、范围、部位影响,儿童、老年及有既往眼部疾病患者治疗各有注意事项,脱落时间短、范围小、非黄斑区脱落预后相对好,儿童要注意对眼部发育影响等,老年要控制基础疾病,有既往眼部疾病者治疗更谨慎。
一、治疗方法及原理
1.手术治疗为主
巩膜扣带术:适用于视网膜脱落范围较小、时间较短的情况。通过在眼球外部放置硅胶带等,使眼球壁向内隆起,顶压视网膜裂孔,促使视网膜复位。该手术对眼部结构的改变相对较小,对于一些周边部的视网膜裂孔等有较好的效果。从临床研究来看,对于及时接受巩膜扣带术的患者,部分可成功复位视网膜。
玻璃体切割术:当视网膜脱落伴有玻璃体混浊、增殖等复杂情况时,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此手术是通过切除混浊或增殖的玻璃体,解除对视网膜的牵拉,并填充硅油或气体等,使视网膜复位。对于一些严重的视网膜脱落,如累及黄斑区的视网膜脱落,玻璃体切割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大量临床数据表明,玻璃体切割术在治疗复杂视网膜脱落中有着较高的成功率,但术后恢复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后续的体位等治疗要求。
二、影响预后的因素
1.脱落时间
视网膜脱落时间越短,视网膜细胞受到的损害相对越小,治疗后复位的可能性越大,预后越好。如果视网膜脱落超过一定时间(通常认为超过数周甚至数月),视网膜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即使手术复位视网膜,视力恢复也会受到较大影响。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脱落时间在1周内的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脱落时间超过2周的患者。
2.脱落范围
视网膜脱落范围较小的患者,治疗相对容易,复位后恢复视力的可能性更大。而脱落范围广泛,累及多个象限的患者,治疗难度增加,术后视力恢复往往不如范围小的患者。比如,仅累及一个象限的视网膜脱落患者,通过手术复位后视力恢复到0.5以上的比例高于累及三个象限的患者。
3.部位
黄斑区是视网膜非常重要的部位,黄斑区发生视网膜脱落对视力的影响极大。黄斑区一旦发生脱落,即使手术复位,视力恢复也往往不如非黄斑区脱落的患者。因为黄斑区是视觉最敏感的区域,细胞受损后恢复困难。临床观察发现,黄斑区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后能恢复到较好视力的比例远低于非黄斑区脱落患者。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视网膜脱落多与先天性因素等有关。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手术对儿童眼部发育的影响。术后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因为儿童眼部还在发育中,要密切观察视力等发育情况。同时,儿童配合度相对较差,术后要注意避免儿童剧烈活动,防止影响视网膜复位。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视网膜脱落前要控制好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例如,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手术前后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否则血压波动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不利于视网膜复位和术后恢复。
3.有既往眼部疾病患者
既往有眼部炎症等疾病的患者,视网膜脱落的治疗要更加谨慎。因为既往眼部疾病可能导致眼部组织粘连等复杂情况,增加手术难度。在治疗前要详细评估眼部情况,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既往有葡萄膜炎病史的患者,手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炎症后粘连的组织,术后要密切观察炎症复发等情况对视网膜复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