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痉挛是小儿及成人常见的急性腹痛情况,其定义为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致阵发性腹痛,主要症状有脐周不固定、突发性剧烈绞痛及可能伴随的呕吐、面色改变、腹胀等,儿童和成人表现因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有差异,需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鉴别,急性阑尾炎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等表现,肠梗阻有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表现,而肠痉挛与之不同。
一、肠痉挛的定义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成人也可发生。
二、主要症状表现
(一)腹痛特点
1.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脐周,疼痛位置不固定,这是因为肠道蠕动紊乱引起的痉挛部位不固定导致。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往往会以哭闹来表达不适,且难以准确指出疼痛具体位置,但多集中在肚脐周围区域。
2.疼痛性质:为突发性的剧烈绞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孩子可能会翻滚、躁动不安。成人则可表述为腹部的剧烈抽痛感觉。发作时间每次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时痛时止。例如有的儿童可能会突然出现哭闹,抱腹不安,经过一段时间的痉挛发作后又暂时缓解,之后可能再次发作。
(二)伴随症状
1.呕吐: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肠道痉挛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发反射性呕吐。儿童发生呕吐的概率相对较高,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而成人在肠痉挛发作时也可能伴有呕吐,但相对儿童来说发生率可能稍低一些。
2.面色改变:孩子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的情况,这是由于疼痛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引起面色的变化。成人可能表现为面色潮红或者苍白等不同表现,与个体的身体状况及疼痛刺激程度有关。
3.腹胀: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腹胀表现,肠道痉挛导致气体和内容物排出不畅,进而引起腹部膨隆的感觉。
三、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及影响因素
(一)儿童
1.年龄因素: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相对模糊,肠痉挛发作时除了哭闹外,可能更难以安抚。而年长一些的儿童能够相对准确描述腹痛等不适,但总体来说儿童肠痉挛多与饮食因素、肠道气体过多、胃肠道激素等有关,比如进食过快、摄入过多冷空气、食物过敏等都可能诱发儿童肠痉挛。
2.生活方式影响:饮食不规律、吃了过多生冷食物或者不易消化的食物等生活方式因素容易诱发儿童肠痉挛。例如夏季孩子大量食用冷饮后,胃肠道受到寒冷刺激,容易引发肠道痉挛。
(二)成人
1.病史影响: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成人,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患者,发生肠痉挛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导致肠道功能更容易紊乱。
2.生活方式影响: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影响肠道功能,诱发肠痉挛。另外,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食用刺激性食物等也容易引发成人肠痉挛。比如长期熬夜、饮食无节制的人群,肠道功能容易失调,增加肠痉挛的发生风险。
四、与其他类似病症的鉴别
(一)与急性阑尾炎鉴别
急性阑尾炎早期也可能出现脐周疼痛,但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同时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表现,而肠痉挛的疼痛位置不固定,一般不会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发热等典型阑尾炎表现。
(二)与肠梗阻鉴别
肠梗阻除了有腹痛外,还会有停止排气排便、呕吐频繁且量大、腹胀明显等表现,腹部可摸到肠型等,而肠痉挛一般不会出现这些完全性肠梗阻的典型表现,肠痉挛时虽然可能有呕吐,但程度相对较轻,也不会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