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症状表现
中耳炎不同时期、特殊类型的症状表现及特殊人群的相关提示。急性期有耳痛、听力减退及耳鸣、耳部流脓、全身症状;慢性期有耳部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特殊类型中,分泌性中耳炎突出症状为听力下降,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常在气压变化后发生。特殊人群方面,儿童中耳炎常见且症状不典型,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老年人身体机能弱、恢复慢,用药要谨慎;孕妇用药需避免影响胎儿,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
一、急性期症状表现
1.耳痛
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痛较为剧烈,呈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剧。如婴幼儿患中耳炎,因无法表达,常表现为烦躁、哭闹、抓耳摇头等。
2.听力减退及耳鸣
患者可出现听力下降、自听增强的情况。耳鸣一般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等。小儿对声音反应迟钝,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3.耳部流脓
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样,以后变为黏液脓性或纯脓性。
4.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可有发热、畏寒、倦怠、纳差等。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幼儿高热时可发生惊厥。一般鼓膜穿孔后体温可逐渐下降,全身症状也随之减轻。
二、慢性期症状表现
1.耳部流脓
可为间断性,也可为持续性,分泌物性质可为黏液性或脓性,如有肉芽或息肉生长,分泌物中可带血。
2.听力下降
程度不一,多与鼓膜穿孔大小、位置、听骨链损伤情况等有关。一般传导性聋较为常见,如病变累及内耳,可出现混合性聋。
3.耳鸣
多为低音调耳鸣,可持续存在。部分患者可能因为耳鸣而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和生活。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听力减退,耳鸣更容易影响其日常交流和生活质量。
三、特殊类型中耳炎的症状特点
1.分泌性中耳炎
突出症状为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前多有感冒史,之后听力逐渐下降,可伴有自听增强现象,患者感觉听自己说话声音比平时响亮。儿童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而被家长发现。耳内还可有闷胀感或堵塞感,按压耳屏后症状可暂时减轻。部分患者有轻微耳痛,一般为持续性,也可为阵发性。有时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2.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常在潜水、坐飞机等气压变化后发生。自觉耳内堵塞、闷胀、听力减退及耳鸣,少数人可有耳内刺痛感,疼痛可向颞部及面颊部放射。重者可出现眩晕。如鼓室内积液或积血,可因头位变动出现听力的改变。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
儿童中耳炎较为常见,症状可能不典型。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如是否经常抓耳、哭闹不止、对声音反应不灵敏等。哺乳姿势不正确可能诱发中耳炎,应注意调整。在治疗方面,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因耳朵咽鼓管相对短、平、宽,更易患中耳炎,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在游泳时要注意耳部防护,避免脏水进入耳朵。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弱,合并症较多,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出现中耳炎症状后可能恢复较慢,且容易出现听力进行性下降。老年人用药要谨慎,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平时要注意耳部卫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促进中耳炎的恢复。
3.孕妇
孕妇患中耳炎后,用药需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中耳炎引起的不适可能影响孕妇的情绪和睡眠,进而影响胎儿发育。应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如耳部清洁等。同时,要注意休息,增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