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如何去疤
为预防和处理烧伤疤痕,可从早期创面处理、药物干预、激光治疗、压力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等多方面进行。早期要及时规范清创并正确选择包扎或暴露方式;药物方面有硅酮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激光有点阵和脉冲染料激光;压力治疗用压力衣或绷带;手术包括疤痕切除缝合和皮肤磨削术;康复需进行功能锻炼,且不同年龄患者在各环节有不同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早期创面处理预防疤痕形成
1.及时规范清创:烧伤后应尽快进行规范清创,清除创面污染物等,减少感染风险,感染会加重疤痕形成。例如,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等冲洗创面,这一过程需根据烧伤面积、深度等具体情况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患者清创操作需调整力度等,儿童皮肤娇嫩,操作更要轻柔。
2.正确选择包扎或暴露:根据烧伤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或暴露方式。浅度烧伤可考虑包扎,利于保持创面湿润环境促进愈合;深度烧伤多采用暴露疗法。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需注意相应护理,如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要避免包扎敷料过早松动等。
二、药物干预
1.硅酮类药物:硅酮凝胶或贴片是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在疤痕表面形成膜,保持疤痕水分,软化疤痕。有研究表明,坚持使用硅酮类药物可使增生性疤痕的硬度、厚度等指标改善,一般在创面愈合后即可开始使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方法类似,但儿童使用需注意避免误吸等情况。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用于肥厚性疤痕,能起到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胶原合成等作用,但要谨慎使用,尤其对于儿童,需严格掌握剂量和注射部位等,因为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
三、激光治疗
1.点阵激光:对于增生性疤痕或凹陷性疤痕有一定治疗作用。通过激光产生的微小热损伤区刺激皮肤修复机制,促进胶原再生和重排。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参数不同,儿童皮肤薄,能量等参数需调整,治疗后要注意防晒等护理。
2.脉冲染料激光:主要用于治疗烧伤后出现的红色疤痕,原理是选择性光热作用,封闭疤痕内的异常血管。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皮肤状况等调整激光参数,年龄较小患者治疗需更谨慎,防止对皮肤造成过度损伤。
四、压力治疗
1.压力衣或压力绷带: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疤痕,通过持续施加压力,抑制疤痕内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减少胶原合成。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大小的压力衣,且要定期调整,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皮肤和身体尺寸变化较快,同时要关注儿童穿着压力衣的舒适度,避免因压力过大影响血液循环等。
五、手术治疗
1.疤痕切除缝合:对于较大、影响功能或外观严重的疤痕可考虑手术切除缝合,但手术有一定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前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疤痕情况等,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不同,儿童手术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和术后更精心的护理,如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等。
2.皮肤磨削术:适用于表浅的疤痕,通过磨削表皮和部分真皮,改善疤痕外观。操作时要根据疤痕具体情况调整磨削深度等,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凝血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使用该方法。
六、康复训练
1.功能锻炼:对于烧伤后影响关节等功能的情况,要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如烧伤导致关节活动受限,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关节屈伸等锻炼,不同年龄患者锻炼强度和方式不同,儿童要在家长协助下安全进行锻炼,避免过度锻炼造成二次损伤,同时要根据患者生活方式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如从事舞蹈等需要关节灵活度高的活动的患者康复锻炼重点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