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症状
胰腺炎可出现腹痛(多在饱餐或饮酒后突然发作,中上腹为主可向腰背部带状放射,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机制是胰腺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及释放炎症介质)、恶心呕吐(多数患者有,不同人群程度不同,机制是胰腺炎症刺激致胃肠道痉挛蠕动紊乱)、发热(多数中度发热,少数高热,不同人群表现不同,机制是炎症反应释放致热物质作用体温调节中枢)、黄疸(合并胆道梗阻时出现,不同人群出现情况不同,机制是胰腺炎症致胆总管梗阻胆汁逆流入血)、低血压和休克(重症患者可出现,不同人群发生时情况不同,机制是炎性介质释放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血容量丢失)等表现。
一、腹痛
1.表现特点:
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腹痛的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儿童胰腺炎腹痛可能表述不如成人典型,需仔细观察;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腹痛表现可能受激素等因素影响;长期大量饮酒者发生胰腺炎时,腹痛往往更为剧烈且频繁;有胆道疾病病史者,胰腺炎引发的腹痛可能与原有的胆道疾病症状相互影响。
2.机制:胰腺炎症导致胰腺水肿、渗出,刺激胰腺包膜上的神经末梢,同时炎症介质释放引发疼痛。
二、恶心、呕吐
1.表现情况:
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不同人群发生恶心、呕吐的程度不同,儿童胰腺炎时由于胃肠道功能受影响更明显,可能频繁呕吐,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减退,恶心、呕吐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及电解质紊乱等问题;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可能加重原有的胃部不适。
2.机制:胰腺炎症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痉挛和蠕动功能紊乱,导致恶心、呕吐。
三、发热
1.发热特点:
多数患者有中度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的原因是胰腺炎症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释放致热原。不同人群发热表现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老年患者发热时可能体温上升不明显,但感染风险更高;有基础感染性疾病病史的患者,胰腺炎合并发热时需警惕感染扩散等情况。
2.机制:炎症反应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致热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四、黄疸
1.出现情况:
当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时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不同人群黄疸出现的情况不同,女性若同时有胆道结石等疾病,更易在胰腺炎时出现胆道梗阻导致黄疸;老年患者由于胆道系统功能退化,发生胆道梗阻引发黄疸的风险相对较高;有胆道手术史的患者,胰腺炎时黄疸可能提示胆道再次梗阻等问题。
2.机制:胰腺炎症累及胆总管,导致胆总管梗阻,胆汁排出受阻,逆流入血,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
五、低血压和休克
1.发生情况:
重症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表现为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尿量减少等。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胰腺炎引发休克时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使病情更复杂;老年患者本身循环系统功能减退,发生休克时病情进展可能更快;有出血倾向病史的患者,胰腺炎合并休克时需考虑是否有出血等其他因素参与。
2.机制:胰腺坏死、感染等导致大量炎性介质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同时,胰腺坏死出血等可导致血容量丢失,引发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