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胰腺炎有多样症状表现,腹痛是主要临床表现,还有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低血压和休克等;不同人群表现有特点,儿童病情凶险、老年表现不典型、妊娠期危害大;体征上轻症腹部体征轻,重症有腹膜刺激征等,还有相关瘀斑及其他体征。
一、症状表现
1.腹痛:是胰腺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多为突然发作,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等,常呈持续性,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进食后疼痛可加重,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部分可向全腹蔓延。例如,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约95%的患者会出现腹痛症状,疼痛的发生机制与胰腺炎症刺激胰腺包膜、炎性渗出液刺激腹膜后神经组织以及胰管痉挛等有关。
2.恶心、呕吐:多数患者起病即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呕吐胆汁或咖啡样液体,呕吐后腹痛并不缓解。这是因为胰腺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痉挛和功能紊乱。
3.发热:多为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若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升高超过39℃,需考虑合并感染的可能,如胰腺脓肿、胆道感染等。其发热机制主要是胰腺炎症坏死物质吸收及合并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4.黄疸:多见于胆源性胰腺炎,当胆总管结石嵌顿、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等情况时,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同时可伴有尿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这是由于胆道梗阻,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所致。
5.低血压和休克: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大量炎性渗出、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以及胰腺坏死释放心肌抑制因子抑制心肌收缩等。
二、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
1.儿童胰腺炎:儿童胰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较凶险。腹痛症状可能不如成人典型,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呕吐较为频繁,可伴有发热。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病情变化较快,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例如,儿童急性胰腺炎可能与先天性胆道畸形、感染等因素有关,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更加谨慎,注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
2.老年胰腺炎:老年胰腺炎患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腹痛可能较轻,而全身症状相对突出,如容易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急促等。这与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以及机体反应能力下降有关。同时,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胰腺炎的影响以及胰腺炎对基础疾病的加重作用。
3.妊娠期胰腺炎:妊娠期胰腺炎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对母儿的危害较大。腹痛是主要表现之一,同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妊娠期的特殊生理状态,诊断时需要谨慎选择检查方法,如尽量避免腹部X线等对胎儿有辐射的检查。治疗上需要兼顾胎儿的安全,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多采用保守治疗为主,如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
三、体征表现
1.腹部体征:轻症胰腺炎患者腹部体征较轻,仅有上腹轻压痛,与主诉腹痛程度不相称。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部分患者可在左上腹或脐周见蓝色瘀斑(Cullen征),或两侧胁腹部出现蓝色瘀斑(Grey-Turner征),这是由于胰腺坏死出血,血性渗出液穿过腹膜、肌层进入皮下所致。
2.其他体征: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相关体征,如皮肤巩膜黄染等。若出现休克,可表现为四肢湿冷等外周循环灌注不足的体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