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经常打喷嚏怎么办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鼻腔冲洗及生活方式调整来应对。要先了解并规避过敏原;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症状;明确过敏原且药物效果不佳者可考虑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减轻刺激;保持良好作息和适度运动也有助于病情控制。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了解过敏原:过敏性鼻炎患者经常打喷嚏往往与接触过敏原密切相关,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过敏原。可以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来确定,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如春季的杨树、柳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霉菌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可能更容易接触到室内的尘螨和宠物毛发,而户外工作者可能更易接触花粉。
2.规避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规避。如果是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通常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时佩戴口罩、穿长袖衣物等进行防护。对于尘螨过敏者,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如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单、被罩等),使用防尘螨的床品套;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控制室内湿度在50%以下等。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这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打喷嚏、鼻痒、流涕等症状。第二代抗组胺药相对副作用较少,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不同年龄的患者适用情况不同,儿童使用时需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剂型。例如氯雷他定,2岁-12岁体重>30kg的儿童可以每天一次,每次10mg;体重≤30kg的儿童每天一次,每次5mg。成人一般也是每天一次,每次10mg。
2.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打喷嚏等症状。常见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例如喷药时头部保持直立,避免药液流入咽喉部。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剂量和频率可能有所差异,儿童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时,2岁-11岁的儿童通常是每天一次,每次每侧鼻孔1喷(50μg)。
三、免疫治疗
1.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该治疗是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过敏症状。但免疫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例如患者年龄一般需大于5岁等,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四、鼻腔冲洗
1.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的刺激,缓解打喷嚏症状。鼻腔冲洗可以每天进行1-2次,使用专门的鼻腔冲洗器,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冲洗。对于儿童来说,要选择合适的冲洗压力和冲洗液温度,避免引起不适或损伤鼻黏膜。
五、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帮助。不同年龄的人群对睡眠的需求不同,一般成年人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患者应尽量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2.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例如选择在非花粉浓度高的时段进行运动,如傍晚或夜间;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对于患有过敏性鼻炎的老年人,运动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因冷空气刺激诱发打喷嚏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