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要注意什么
为应对过敏性鼻炎,可从避免接触过敏原、鼻腔护理、生活环境调节、饮食注意、适度运动以及病情监测与就医等方面着手。要了解自身过敏原并针对性防护,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正确擤鼻,控制室内温度湿度、避免刺激性气体,均衡饮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选择合适运动并注意运动后护理,密切监测病情,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且遵循非药物干预优先原则尤其儿童谨慎用药。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了解自身过敏原: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如春季的柳树、杨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尘螨(在潮湿环境易滋生,存在于灰尘、床单被褥、毛绒玩具等中)、动物毛发皮屑、霉菌等。不同年龄、生活环境人群过敏原有所差异,比如儿童可能更易对室内尘螨、宠物皮屑过敏,花粉过敏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种类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
2.针对性防护:花粉季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如清晨和傍晚;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清洗更换床单被罩、窗帘等;有宠物的家庭,定期给宠物清洁,避免宠物进入卧室等。
二、鼻腔护理
1.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每日可进行1-2次,年龄较小的儿童需在成人协助下温和操作,避免呛咳等情况。不同年龄儿童使用的冲洗压力等有一定差异,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冲洗器具和溶液。
2.正确擤鼻:擤鼻时要注意方法,应单侧交替擤鼻,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中耳炎等问题。对于儿童,要教导正确的擤鼻方式,防止因擤鼻不当引发耳部不适。
三、生活环境调节
1.温度湿度控制: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40%-60%。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过干或过湿的环境都可能刺激鼻黏膜,加重过敏性鼻炎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对温度湿度的舒适范围略有不同,婴儿可能对温度变化更敏感,需更精细调节。
2.避免刺激性气体:家中应避免吸烟,减少厨房油烟等刺激性气体的产生,这些刺激性气体可刺激鼻黏膜,诱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发作。
四、饮食注意
1.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橙子、蓝莓、菠菜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不同年龄人群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儿童生长发育快,更需保证各类营养均衡。要注意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若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应严格避免。
2.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辛辣食物可能刺激鼻黏膜,加重鼻部不适,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可能影响机体整体状态,间接影响过敏性鼻炎的控制。
五、适度运动
1.选择合适运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空气污染严重时运动。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不同,儿童可选择趣味性强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要避免剧烈运动后受凉。
2.运动后的护理: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避免因出汗后受凉引发感冒等,而感冒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
六、病情监测与就医
1.病情监测:密切观察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变化,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的发作频率、严重程度等。对于儿童,要留意其日常行为表现,如是否频繁揉鼻、睡眠时呼吸是否通畅等。
2.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呼吸困难、眼部严重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给予药物等治疗手段,但要遵循非药物干预优先等原则,尤其对于儿童要谨慎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