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做针灸治疗有效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做针灸治疗有一定有效性,其作用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针灸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方面有效果;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人群针灸治疗有特点及注意事项,有相关病史患者针灸治疗也需注意安全,临床应用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专业医生操作下合理进行针灸治疗。
一、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从神经调节方面来看,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通过神经传导通路影响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感知和调节。研究表明,针灸能促使机体释放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等,这些物质具有镇痛作用[1]。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方面,针灸可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增加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促进炎症介质的代谢和吸收,有利于减轻神经根的水肿,从而缓解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例如,有研究通过观察针灸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区域的血流变化,发现针灸能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态。
二、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证据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疗效。在疼痛缓解方面,多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接受针灸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在治疗后有显著降低。例如,某研究纳入了一定数量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针灸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在功能改善方面,针灸可以改善患者的腰部活动度等功能指标。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腰部前屈、后伸、侧弯等活动范围的测量,发现针灸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腰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人群针灸治疗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对较少,但如果涉及到,由于儿童骨骼、神经等组织处于发育阶段,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更轻柔的手法,进针深度和刺激强度要严格把控,避免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中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针灸治疗时可适当考虑其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刺激方法,但总体原则仍是以安全、有效为前提。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女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上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但在具体穴位选择和刺激强度把握上,可根据个体的身体差异进行调整。例如,女性患者如果同时伴有月经不调等情况,在选择涉及妇科相关穴位时需谨慎考虑针灸刺激可能带来的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对于长期久坐、伏案工作的人群,本身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人群,针灸治疗的同时,需要建议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定时起身活动、进行腰部功能锻炼等,以巩固针灸治疗的效果。而对于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针灸治疗后也需要指导其合理安排劳动强度,避免腰部再次受伤,影响治疗效果。
四、有相关病史患者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对于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的患者,针灸治疗时需要特别谨慎,因为针灸可能会引起局部出血,加重病情。对于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电子医疗设备的患者,针灸治疗前需要告知医生,因为针灸可能会干扰心脏起搏器等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评估针灸治疗的安全性。而对于有腰椎手术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针灸治疗时要详细了解手术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进针部位,避免触及手术相关部位,造成二次损伤。
总之,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并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