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干眼症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视物模糊、眼睛疲劳、畏光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补充泪液(用人工泪液等)、治疗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调节泪液分泌(局部刺激眨眼、药物刺激等)、封闭泪小点(泪液分泌不足且药物效果不佳时考虑)、佩戴湿房镜或硅胶眼罩(减少泪液蒸发)。
一、干眼症的症状
1.眼部干涩感:患者常自觉眼睛干涩,像有沙子摩擦感,这是因为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表缺乏足够润滑。年龄增长可能使泪液分泌功能下降,从而增加眼部干涩感的发生风险;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干燥环境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泪液蒸发,加重干涩感。
2.异物感:眼睛里有异物存在的感觉,由于泪膜不稳定,眼表可能受到刺激,引发这种异物感。女性在生理期时,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影响泪液分泌,使眼表状态改变,更容易出现异物感;有眼部疾病病史的患者,如结膜炎等,可能破坏眼表结构,导致异物感持续存在。
3.视物模糊:泪膜异常会影响光线在角膜的正常折射,进而导致视物模糊。儿童由于眼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泪液分泌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因各种因素出现视物模糊;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高血糖可能影响泪液成分,导致泪膜功能异常,引起视物模糊。
4.眼睛疲劳:长时间用眼后眼睛容易疲劳,因为干眼症会影响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使眼睛调节功能下降。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的人群,由于用眼强度大,是眼睛疲劳的高发群体;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衰退,眼部调节能力减弱,也较易出现眼睛疲劳的情况。
5.畏光:对光线敏感,遇到强光时眼睛不适。这是因为眼表受损,对光线的耐受能力降低。在紫外线强度较高的时段外出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患有干眼症的人会明显感到畏光;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影响眼表组织,导致畏光症状出现。
二、干眼症的治疗方法
1.补充泪液
人工泪液:通过补充人工合成的泪液来缓解症状,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人工泪液可供选择。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可适当增加人工泪液的使用频率;儿童使用人工泪液时需选择儿童专用且温和的产品,避免刺激眼部。
2.治疗基础疾病
如果干眼症是由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治疗基础疾病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因为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会直接影响干眼症的预后;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稳定的血糖水平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对泪液分泌和泪膜功能的影响。
3.调节泪液分泌
局部刺激:可以通过眨眼等方式刺激泪液分泌,但要注意适度。老年人由于眼部肌肉功能减退,眨眼频率可能不足,需要提醒其适当增加眨眼次数;儿童则要引导正确的眨眼方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可以促进泪液分泌,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促进泪液分泌的药物时要谨慎,因为部分药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药物调节泪液分泌时,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
4.封闭泪小点
通过手术等方式封闭泪小点,减少泪液排出。对于泪液分泌不足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此方法。老年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术后要加强眼部护理,注意观察眼部恢复情况;儿童由于眼部组织较为娇嫩,封闭泪小点手术需谨慎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
5.湿房镜或硅胶眼罩
佩戴湿房镜或硅胶眼罩可以减少泪液蒸发。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的人群适合佩戴湿房镜;儿童在佩戴硅胶眼罩时要确保舒适,避免影响眼部正常发育,同时要定期检查眼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