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怎么办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需明确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判断;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与合理饮食;药物治疗有抗生素应用及对症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手术治疗有指征、风险及注意事项,如反复发作或有并发症可考虑手术,不同年龄手术风险不同,术后需注意护理等。
一、明确诊断
1.临床表现: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通常有咽痛、高热(体温可高达39℃及以上)、扁桃体红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儿童可能因咽痛而拒食、哭闹,还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成人相对症状表现相对典型但也需密切关注。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辅助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是细菌感染还是其他类型感染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的血常规正常参考值略有不同,医生会结合具体年龄来综合分析结果。
二、一般治疗
1.休息:患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要家长精心照料,保证其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成人也应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感染。
2.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稀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儿童,要根据其年龄特点提供合适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部不适。发热时水分丢失较多,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尤其是儿童,防止脱水。
三、药物治疗
1.抗生素应用:明确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需要使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在抗生素选择上需谨慎,儿童要选择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品种。
2.对症治疗药物:对于发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但要注意儿童皮肤娇嫩,擦浴时要注意力度和温度等;若体温超过38.5℃且患者不适明显,可考虑使用合适的退热药物,但需遵循儿童用药的相关原则,避免不恰当使用药物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在用药方面要严格按照儿童用药剂量和禁忌来选择药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可在饭后让儿童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病情恢复。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以及急性扁桃体炎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和感染本身对妊娠的影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如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五、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如果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发作4-5次及以上,或者已经引起了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并发症时,可考虑在炎症消退后进行扁桃体切除术。但对于儿童患者,要谨慎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时机,因为儿童扁桃体在免疫功能中起一定作用,过度切除可能影响儿童免疫功能发育。
2.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手术有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程度不同,儿童由于配合度等问题,手术过程中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术后要注意口腔护理,饮食要逐渐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正常饮食,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如有无出血、疼痛等不适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