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应该注意些什么
胰腺炎患者在饮食方面,急性期禁食靠肠外营养维持,恢复期从低脂低蛋白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生活习惯上,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轻度活动量,要戒烟限酒;病情监测需观察症状和体征变化;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要密切监测及防并发症等,妊娠期女性要谨慎治疗监测,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控制基础病。
一、饮食方面
1.急性期:发病初期需禁食,通过肠外营养维持机体营养需求,目的是让胰腺休息,减少胰液分泌,一般禁食1-3天,具体时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对于成年患者,禁食期间严格遵循医疗人员的营养支持方案,保证机体基本营养供给。
儿童患者在急性期禁食时,要特别注意保证液体和营养的均衡补充,密切观察患儿的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2.恢复期:病情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应从低脂、低蛋白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然后逐渐过渡到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等,最后恢复正常饮食。
成年患者恢复饮食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例如,每天可分为5-6餐进食。
儿童患者恢复期饮食调整更要谨慎,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来逐步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摄入满足生长需要同时又不加重胰腺负担。比如,幼儿可选择易消化的低脂、低蛋白食物,如蒸蛋羹等。
二、生活习惯方面
1.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机体的消耗,有利于胰腺炎症的恢复。成年患者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建议7-8小时以上的卧床休息时间。
儿童患者急性期同样需要充足的休息,家长要为患儿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患儿睡眠质量,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活动情况,避免患儿过度活动加重病情。
恢复期患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等轻度活动,成年患者每次散步时间可控制在15-30分钟,每天1-2次。儿童患者恢复期活动要在家长监护下进行,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2.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胰腺炎的重要诱因,无论是成年患者还是儿童患者的家属,都要督促患者戒烟,避免患者接触二手烟,同时要严格限制患者饮酒,成年患者绝对不能饮酒,儿童患者更要远离酒精。
三、病情监测方面
1.症状观察:
患者要密切观察自身腹痛、腹胀等症状的变化情况。成年患者如果腹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或者出现新的伴随症状,如发热、呕吐加剧等,要及时告知医生。
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格外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腹部体征等,如儿童出现哭闹不安、拒食、腹部膨隆等异常表现,要立即就医。
2.体征监测:家属或患者本人要注意监测体温,成年患者每天至少测量体温2-3次,儿童患者要随时关注体温变化,因为胰腺炎可能会引起发热,如果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需及时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胰腺炎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要更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饮食调整要更加注重易消化、营养均衡,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胰腺炎较为危险,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和监测方案,在饮食、休息等方面要格外谨慎,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措施。
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胆道疾病等的胰腺炎患者,要同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饮食对血糖的影响,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以控制血糖水平;对于合并胆道疾病的患者,要按照胆道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配合治疗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