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疼是什么原因
耳膜疼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致病原体经咽鼓管侵入,儿童易患,有多种症状;慢性中耳炎多由急性迁延或鼻腔鼻窦疾病影响咽鼓管所致,有相关症状)和外耳道炎(急性因外伤、进水等致细菌侵入,疼痛明显;慢性因急性未愈或局部刺激引起,症状相对较轻);非感染性因素有气压损伤(因气压变化致中耳内外压不平衡引起)、耳部外伤(撞击等致耳膜损伤出现疼痛等)、肿瘤(中耳癌少见,中老年发病,伴耳道流血等;外耳道肿瘤堵塞外耳道刺激耳膜引起疼痛等);其他因素包括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致外耳道黏膜水肿充血疼痛)、神经痛(耳部神经受刺激引起),出现耳膜疼应及时就医检查,儿童及有相关病史人群需尤其注意。
一、感染性因素
1.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可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儿童由于咽鼓管短、宽、直,更易发生急性中耳炎。例如,有研究表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约30%会并发急性中耳炎。主要症状除了耳膜疼外,还可能有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儿童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哭闹不安等表现。
慢性中耳炎:多由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所致,也可因鼻腔、鼻窦疾病长期影响咽鼓管功能引起。患者耳膜疼症状可能时轻时重,伴有耳道流脓、听力减退等症状,病史较长者还可能出现鼓膜穿孔等情况,其发生与病原体持续感染中耳黏膜,导致炎症反复刺激有关。
2.外耳道炎
急性外耳道炎:常因外耳道皮肤外伤(如挖耳过深、外伤等)、游泳时耳道进水等因素,使局部皮肤防御能力下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侵入引起感染。患者会出现耳膜疼,疼痛较为明显,尤其在牵拉耳廓、按压耳屏时疼痛加剧,还可伴有外耳道红肿、渗出等表现。
慢性外耳道炎:多由急性外耳道炎未彻底治愈,或局部刺激(如长期佩戴助听器、耵聍刺激等)引起。患者耳膜疼症状相对较轻,可表现为耳道瘙痒、少量分泌物等,炎症长期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皮肤增厚、皲裂等改变。
二、非感染性因素
1.气压损伤
乘坐飞机、潜水等情况下,外界气压变化较大,若咽鼓管不能及时调节中耳压力,可导致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引起耳膜疼痛。例如,飞机起降时,由于中耳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可引起耳膜疼痛,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因为儿童咽鼓管功能相对不完善。
2.耳部外伤
耳部受到撞击、挤压等外伤时,可能损伤耳膜,导致耳膜疼。比如头部受到外力撞击,耳部首当其冲,可出现耳膜破裂等情况,除了耳膜疼外,还可能有耳道出血、听力下降等表现。
3.肿瘤
中耳癌:较为少见,但也可引起耳膜疼,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伴有耳道流血、听力减退等症状,肿瘤生长会侵犯周围组织,刺激耳膜及周围神经引起疼痛。
外耳道肿瘤:如外耳道耵聍腺瘤、乳头状瘤等,肿瘤增大时可堵塞外耳道,刺激耳膜,引起耳膜疼,同时可伴有耳道堵塞感、听力下降等表现。
三、其他因素
1.过敏反应
外耳道接触过敏原(如某些化妆品、药物等)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外耳道黏膜水肿、充血,进而引起耳膜疼,还可能伴有耳道瘙痒、皮疹等过敏表现。
2.神经痛
耳部的神经受到刺激也可能引起类似耳膜疼的症状,比如三叉神经痛累及耳部时,可出现短暂的、剧烈的耳部疼痛,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当出现耳膜疼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耳部检查(如耳镜检查等)明确病因。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的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发热、哭闹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需要更仔细地观察和检查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有耳部外伤史、长期耳道不适等情况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以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