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等演变而来,其症状包括局部症状(反复咽痛、扁桃体肥大引起呼吸不畅和吞咽困难)、全身症状(消化不良、低热、乏力易疲劳头痛等)及扁桃体表面表现(充血、隐窝口有分泌物、与周围组织粘连)。
一、局部症状
1.反复咽痛:
患者可感到咽喉部反复疼痛,尤其是在受凉、劳累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作。疼痛程度不一,一般为隐痛或钝痛,疼痛部位主要在咽喉部,可放射至耳部。例如,儿童患者可能会因咽喉疼痛而出现拒食、哭闹等表现,这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有关,主要通过身体反应来体现咽喉部的不适。成人患者则可能会主诉咽喉部反复的隐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其发生机制与扁桃体隐窝内长期存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刺激扁桃体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反复刺激神经末梢有关。
2.扁桃体肥大引起的相关症状:
呼吸不畅:当扁桃体过度肥大时,可阻塞呼吸道,引起打鼾,严重者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患者由于气道相对狭窄,扁桃体肥大更容易导致呼吸不畅,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等。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睡眠过程中缺氧会干扰生长激素的分泌等生理过程。成人患者扁桃体肥大导致的呼吸不畅也会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日间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吞咽困难:肥大的扁桃体可能会压迫咽部,导致吞咽时感到不适或困难。尤其是在进食固体食物时,这种吞咽困难可能会更加明显。例如,儿童在进食较硬的食物时可能会出现咀嚼后吐出、进食速度减慢等表现,而成人可能会感觉吞咽时有异物感或梗阻感。
二、全身症状
1.消化不良:
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及其毒素进入消化道,可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儿童患者可能会表现为食欲明显下降,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长期如此可能会影响营养摄入,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这是因为细菌毒素等物质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干扰了胃肠道的神经调节和消化酶的分泌等过程。
2.低热:
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左右波动。这是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病原体持续存在,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出现低热。儿童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相对不稳定,更容易出现低热的情况,而且低热可能会被家长忽视,需要密切观察。
3.其他全身表现:
还可能出现乏力、易疲劳、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这与机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以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影响全身生理功能有关。例如,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等的释放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三、扁桃体表面表现
1.扁桃体充血:
检查时可见扁桃体表面呈暗红色,这是由于局部炎症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患者,扁桃体充血都是慢性扁桃体炎较为常见的局部表现之一。
2.扁桃体隐窝口有分泌物:
扁桃体隐窝口可见黄白色点状豆渣样分泌物,有时这些分泌物可连成膜状。这些分泌物是由隐窝内的细菌、炎性渗出物等混合而成。当隐窝引流不畅时,分泌物容易积聚在隐窝内,形成这种典型的表现。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口腔卫生相对较差,且扁桃体隐窝的结构特点,更容易出现隐窝口分泌物积聚的情况,需要家长帮助儿童做好口腔清洁等护理工作。
3.扁桃体与周围组织粘连:
部分患者的扁桃体可与腭舌弓、腭咽弓粘连,这是由于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导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粘连可能会影响扁桃体的正常功能,如吞咽、呼吸等,而且在进行手术等治疗时会增加操作的难度。对于儿童患者,如果扁桃体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案,充分考虑手术风险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