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表现为咽痛、发热等,处理包括一般、非药物及药物治疗;慢性有咽部不适等表现,处理有一般及手术考量;儿童和老年人扁桃体炎有各自注意事项,需根据类型和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就医。
一、扁桃体炎的定义与分类
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又可分为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二、急性扁桃体炎的表现与处理
(一)表现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通常会有咽痛、发热等症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还可能出现扁桃体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体温可高达39℃-40℃,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体温过高出现惊厥等情况。
(二)处理
1.一般处理:
休息:患病期间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尤其对于儿童,充足休息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饮食: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对扁桃体造成进一步刺激,儿童的饮食需注重营养均衡且易于吞咽。
2.非药物干预:
局部漱口:可用生理盐水等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儿童漱口时需注意避免误咽,可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漱口液。
物理降温:对于发热患者,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儿童皮肤娇嫩,擦拭时要注意力度轻柔。
3.药物治疗:
抗生素使用: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判断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药物,儿童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剂量和可能的过敏等情况。
对症治疗药物:对于发热疼痛明显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缓解症状,但低龄儿童使用需谨慎,要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
三、慢性扁桃体炎的表现与处理
(一)表现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可能会有咽部不适、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症状,有时可反复出现急性发作,儿童可能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睡眠等,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
(二)处理
1.一般处理:
增强体质: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儿童可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
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减少细菌在扁桃体隐窝内的存留。
2.手术治疗考量:如果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但儿童手术需谨慎评估,充分考虑手术风险和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等因素,由医生综合判断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
四、特殊人群扁桃体炎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扁桃体炎相对成人更需关注,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处理儿童扁桃体炎时,要特别注意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同时在用药方面严格遵循儿童用药规范,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或成分。另外,儿童扁桃体肥大可能影响呼吸和吞咽,要注意观察儿童睡眠时的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扁桃体炎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的影响,使用药物需谨慎,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可能发展较快。对于老年人慢性扁桃体炎,在决定是否手术时需综合评估全身状况,权衡手术利弊。
总之,对于扁桃体炎要根据具体类型和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