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怎么检查
胃部相关检查包括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及取组织活检,适用于特定症状及怀疑胃部疾病人群;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适用于不能耐受或恐惧胃镜者,可观察上消化道形态等;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呼气试验(分碳-13和碳-14,适用于怀疑感染人群)和血清学检测(可初筛,区分现症和既往感染有局限);血常规可反映感染、贫血等全身状况,生化检查可监测肝肾功能等胃部疾病相关影响。
一、胃镜检查
1.检查原理及过程:胃镜检查是将一根前端带有摄像头的细长管子通过口腔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黏膜状况,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对于有上腹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的患者较为适用。一般需要空腹6-8小时,检查前可能会口服局部麻醉剂以减轻不适感。成年人大多可耐受,但对于儿童或不能配合的患者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
2.适用人群及意义:适用于怀疑有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癌等胃部疾病的人群。通过胃镜能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且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对疾病的诊断和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比如对于长期胃痛且伴有消瘦、黑便的患者,胃镜检查能帮助明确是否存在胃癌等严重疾病。
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1.检查原理及过程:患者口服钡剂后,在X线下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蠕动情况等。通过吞食糊状硫酸钡(显影剂)后,利用X线检查,来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检查前需要禁食6-8小时,且需排除肠梗阻等情况。
2.适用人群及意义:适用于不能耐受胃镜检查或对胃镜检查有恐惧心理的人群。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的轮廓、蠕动及排空情况,对于诊断溃疡、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有一定价值。例如对于一些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进行胃镜检查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是一种可行的检查方法。但它的准确性相对胃镜稍差,对于微小病变的发现不如胃镜敏感。
三、幽门螺杆菌检测
1.呼气试验
原理及过程:包括碳-13呼气试验和碳-14呼气试验。患者口服特定的标记物后,检测呼出气体中标记物的含量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碳-13呼气试验相对更安全,适用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碳-14呼气试验有一定的放射性,但灵敏度较高。检查前需要空腹或禁食2小时以上。
适用人群及意义:适用于怀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如存在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且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检测出感染后可进行相应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2.血清学检测
原理及过程:通过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但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适用人群及意义:可作为初筛手段,对于大规模筛查有一定作用,但对于现症感染的诊断准确性相对呼气试验稍低,一般在基层医院或大规模体检中应用较多。
四、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1.血常规
指标及意义:通过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如果存在胃部炎症,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等情况。对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全身状况有帮助,间接反映胃部疾病可能引起的全身影响。例如胃溃疡患者如果长期慢性失血,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的情况。
2.生化检查
指标及意义: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胃部疾病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一些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有影响,通过生化检查可以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状况。比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胃炎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以监测药物对肝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