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是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的屈光不正,小孩远视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新生儿多为远视且随年龄眼轴变长度数降低;通过视力和验光检查诊断,处理包括观察随访和光学矫正(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生活中要注意用眼习惯(合理时间、正确姿势)和饮食营养;家长需密切关注小孩视力发育,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并避免小孩过度用眼。
一、远视的基本认识
远视是指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小孩的远视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多为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一般3岁时,远视度数通常在+2.00D左右,6岁时可降至+1.00D左右,至12岁左右基本达到正视状态。
二、远视的检查与诊断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小孩的视力情况,若发现视力低于同龄正常标准,需进一步检查。例如,3-5岁儿童正常视力应不低于0.5,6岁以上儿童正常视力应不低于0.7,若低于此标准可能存在远视等屈光不正问题。
2.验光检查:散瞳验光是准确检测小孩远视度数的重要方法。因为小孩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通过散瞳验光可以明确远视的度数以及是否合并散光等其他屈光不正情况。
三、远视的处理方法
1.观察随访:对于生理性远视且度数在正常范围内,视力发育正常的小孩,可定期观察随访。一般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视力和验光检查,监测远视度数的变化以及视力发育情况。例如,3岁左右生理性远视度数在+2.00D左右,若视力正常,可先观察,随着年龄增长,眼轴发育,远视度数可能会逐渐降低。
2.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如果远视度数较高,影响了小孩的视力发育或出现视疲劳症状,如视物模糊、眼酸、头痛等,需佩戴框架眼镜进行矫正。框架眼镜是矫正远视常用且安全的方法,根据验光结果选择合适度数的镜片,能够帮助小孩清晰视物,促进视力发育。
角膜接触镜: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小孩,如高度远视且不愿意佩戴框架眼镜,可考虑佩戴角膜接触镜。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严格遵循佩戴规则,注意眼部卫生,定期复查,确保眼部健康。不过,一般不优先推荐低龄儿童佩戴角膜接触镜,因为其操作相对复杂,眼部护理要求较高。
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用眼习惯
合理用眼时间:控制小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次使用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容易导致视疲劳,加重远视相关症状。例如,小孩看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时,应保持适当距离,一般为设备屏幕对角线长度的5-7倍。
正确用眼姿势:教导小孩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胸离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良的用眼姿势会增加眼睛的调节负担,不利于远视的矫正和视力发育。
2.饮食与营养
均衡饮食:保证小孩摄入富含维生素A、C、E以及叶黄素等营养素的食物。例如,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对眼睛的健康有益;橙子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抗氧化,保护眼睛组织;绿色蔬菜中含有叶黄素等,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这些营养素对于眼睛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有重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远视的处理。
五、特殊人群(小孩)的温馨提示
对于小孩远视,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孩的视力发育情况,定期带小孩进行眼部检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小孩良好的用眼习惯和饮食习惯。如果发现小孩有视力异常或视物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要避免让小孩过度用眼,减少不必要的近距离用眼负荷,以促进小孩眼睛的健康发育,确保远视得到合理的管理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