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的手癣怎么治
手癣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抗真菌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保持手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抗真菌药物治疗分外用和口服,外用有唑类、丙烯胺类药物,口服有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且各有使用注意事项;特殊人群中儿童优先外用药物且要监督不搔抓,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疾病、谨慎用抗真菌药并选合适外用制剂。
一、一般治疗
1.保持手部清洁干燥
手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保持手部清洁干燥可破坏真菌生长的环境。日常生活中应勤洗手,洗手后及时擦干,尤其是指缝等部位。对于从事易使手部潮湿工作的人群,如厨师、洗衣工等,更要注意工作后对手部的清洁干燥处理,因为潮湿环境利于真菌繁殖,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会增加手癣复发或加重的风险。
2.避免搔抓
搔抓会导致手部皮肤破损,一方面可能使真菌扩散到手部其他部位,加重手癣范围;另一方面皮肤破损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使病情复杂化。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尽量避免搔抓手部患处,儿童由于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家长需多加引导。
二、抗真菌药物治疗
1.外用抗真菌药物
唑类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等,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其抗菌谱较广,对多种皮肤癣菌有效。临床研究表明,外用唑类药物治疗手癣具有较好的疗效,一般每日外用1-2次,连续使用2-4周。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使用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浓度的制剂,因为儿童皮肤薄嫩,药物吸收可能与成人不同,要避免药物过量吸收带来的潜在风险。
丙烯胺类药物:像特比萘芬乳膏,主要是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发挥杀菌和抑菌作用。有研究显示,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治疗手癣的有效率较高,同样每日外用1-2次,疗程一般为2-4周。对于成人患者,可按照常规疗程使用,但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皮肤屏障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时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如出现过敏等不适要及时停药并就医。
2.口服抗真菌药物
伊曲康唑:适用于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病情较为严重的手癣患者。伊曲康唑为脂溶性药物,餐后立即服药可促进吸收。但需要注意的是,口服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肝毒性风险,在使用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推荐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手癣,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可能与成人不同,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使用前也需要详细评估肝功能,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
特比萘芬:也可用于口服治疗手癣,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固醇合成。口服特比萘芬相对伊曲康唑肝毒性风险可能稍低,但仍需要关注患者的肝功能。在儿童中的使用同样需要谨慎,除非病情非常严重且外用药物无效时,在医生严格评估后才能考虑使用,并且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手癣患者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外用抗真菌药物,因为儿童口服药物的风险相对较高。外用药物选择要注意剂型温和,避免刺激儿童皮肤。同时,家长要监督儿童不要搔抓患处,防止病情加重或继发感染。在使用任何抗真菌药物前,都应咨询医生,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形式。
2.老年人
老年人手癣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手部皮肤真菌感染后更难控制,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所以老年人手癣患者在治疗时,除了抗真菌治疗外,还需要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地评估药物的肝肾功能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在体内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皮肤干燥情况可能更为明显,在选择外用药物时,可适当选择具有保湿作用的抗真菌制剂,以缓解皮肤干燥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