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疖疔疮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痈疖疔疮有不同症状表现,痈初起为大片浸润性紫红斑、有多个脓头等,疖初始为红色充实性丘疹后顶端成脓头,疔初起为粟粒样脓头、根脚坚硬;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皮肤护理、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抗生素应用、局部外用药物)、手术治疗(切开引流、清创术),不同人群治疗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痈疖疔疮的症状
(一)痈
1.局部症状:初起为大片浸润性紫红斑,随后出现多个脓头,破溃后呈蜂窝状,可伴有明显疼痛、红肿,病变范围较大,一般直径可超过5厘米,好发于颈部、背部等皮肤厚韧部位,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患,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者易反复发生痈。
2.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影响患者的全身状况。
(二)疖
1.局部症状:初始为红色充实性丘疹,随后顶端迅速发展为脓头,基底浸润明显,局部红、肿、热、痛,结节大小多在几毫米至2厘米左右,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不良生活习惯如不注意皮肤清洁等易诱发,有基础疾病者可能影响疖的恢复。
2.全身症状:一般疖肿较小且无基础疾病时全身症状不明显,但若疖发生在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区域)且感染严重时,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出现头痛、高热等全身表现。
(三)疔
1.局部症状:初起为粟粒样脓头,根脚坚硬较深,如钉丁之状,红肿热痛明显,逐渐肿大并可形成脓栓,病变范围相对疖稍大,好发于颜面、手指等部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局部皮肤损伤、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可诱发,有糖尿病等病史者更易出现严重情况。
2.全身症状:病情进展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脓毒血症等,影响患者全身健康状况。
二、痈疖疔疮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皮肤护理:保持病变部位清洁,避免搔抓、挤压,防止感染扩散,对于儿童患者,更要注意其不能自行搔抓,家长需协助做好皮肤清洁护理,因为儿童皮肤较嫩,搔抓易加重损伤和感染扩散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影响痈疖疔疮的恢复。
2.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健康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不同年龄阶段患者休息和饮食要求有所不同,儿童需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促进身体恢复,成年人要避免因不良生活方式进一步加重病情。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应用:根据感染情况可选用抗生素,如存在细菌感染迹象时,可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等情况决定,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需特别谨慎,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药物,并严格遵循用药原则;对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2.局部外用药物:可使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病变部位,外用鱼石脂软膏等促进炎症消退、局限,儿童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误触眼睛等敏感部位,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皮肤较薄,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刺激等问题。
(三)手术治疗
1.切开引流:当痈疖疔疮形成脓肿时,需进行切开引流,如痈的脓头较多、脓液积聚明显时,要及时切开引流排出脓液,手术操作要注意无菌原则,儿童手术时需做好安抚和麻醉管理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前要评估全身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2.清创术:对于感染严重、坏死组织较多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不同患者清创后的恢复情况不同,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