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荨麻疹怎么办
过敏性荨麻疹需明确过敏原,可通过寻找诱因和医学检测辅助;要避免刺激因素,注意皮肤护理和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常用抗组胺药物,严重时考虑糖皮质激素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明确过敏原
1.寻找可能诱因:过敏性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原引起,需仔细寻找可能的诱因,如食物(海鲜、芒果等)、药物(青霉素等)、吸入物(花粉、尘螨等)、接触物(某些化妆品、化纤织物等)。可通过回忆近期接触情况、饮食变化等进行初步排查。不同年龄人群接触的常见过敏原有所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对食物或特定玩具材质过敏,成年人则可能因工作环境等接触不同过敏原。例如儿童食用新尝试的水果后出现荨麻疹,需考虑该水果为过敏原的可能。
2.医学检测辅助:若自行寻找困难,可前往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皮肤点刺试验相对快捷,通过在皮肤上点刺可疑过敏原,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抽血检测体内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能更精准地确定过敏原。
二、避免刺激因素
1.皮肤护理注意:患病期间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搔抓皮肤,因为搔抓可能会使皮肤破损,加重瘙痒症状,还可能导致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对于婴幼儿,要勤剪指甲,必要时可给孩子戴上棉质手套,防止其搔抓皮肤。不同年龄段皮肤特点不同,婴幼儿皮肤娇嫩,更需注意选择温和的衣物材质和护理方式。
2.环境控制要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房间,清除灰尘、花粉等过敏原。室内温度和湿度要适宜,一般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合适。避免处于寒冷、炎热、干燥或潮湿等极端环境中,这些环境可能会加重荨麻疹症状。例如在干燥的季节,可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为患者创造相对舒适的环境。
三、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抗组胺药物:常用的抗组胺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可以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风团等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不同,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剂型和剂量范围,应选择适合儿童的糖浆剂或滴剂等剂型,且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计算合适的用药量。成年人使用时也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不良反应,在服药期间避免驾驶车辆或操作危险机器。
2.其他药物: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糖皮质激素一般不首选,仅在病情紧急、其他治疗无效时考虑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使用药物时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使用,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患过敏性荨麻疹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皮疹的范围、瘙痒程度、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更加细心。在护理方面,要严格按照儿童的皮肤特点进行护理,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用品。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规范,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剂型或超剂量用药。
2.孕妇患者:孕妇出现过敏性荨麻疹时,不能随意使用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首先应尽量通过避免过敏原、改善生活环境等非药物方式进行控制。如果症状严重,需在医生的评估下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医生会综合考虑孕妇的病情和胎儿的安全,权衡利弊后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3.老年人患者:老年人患过敏性荨麻疹时,要注意其身体机能下降的特点。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与其他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的皮肤较为干燥,要注意皮肤的保湿护理,避免因皮肤干燥加重荨麻疹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环境的舒适程度,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