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反复高烧的处理方法包括:一是降温处理,有物理和药物降温两种方式,物理降温适用于各类人群,药物降温需根据不同人群谨慎使用;二是针对病因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一般对症治疗,流感病毒引起的可用奥司他韦;三是日常护理,包括保证休息、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四是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若经处理高烧未改善或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一、降温处理
1.物理降温:对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高烧的患者,物理降温是常用的初步降温方法。对于儿童和成人都适用的方法有湿毛巾敷额头,将湿毛巾拧至不滴水后敷于患者额头,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用温水擦拭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不过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擦拭时要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皮肤。
2.药物降温: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体温持续超过38.5℃(儿童体温超过38℃且伴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药物降温。成人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等,但要严格按照儿童适用剂型和年龄要求使用。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有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某些退烧药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使用前务必咨询医生。
二、针对病因治疗
1.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多数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明确细菌感染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使用抗生素要足量、足疗程,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对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选择其他合适的抗生素。
2.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扁桃体炎,一般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若为流感病毒引起,可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病毒后可能病情较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三、日常护理
1.休息与环境:患者需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卧床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减少能量消耗。
2.饮食调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扁桃体加重炎症。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喉咙疼痛,也有利于散热和排毒。儿童可能因喉咙疼痛不愿进食,可给予温凉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米粥等。
3.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或漱口水漱口,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有助于缓解扁桃体炎症。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帮助其清洁口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病情变化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在使用退烧药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计算剂量。避免给低龄儿童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儿童用药后若出现异常反应,如皮疹、呕吐等,应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用药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反复高烧时,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物理降温是较为安全的降温方法。孕期抵抗力相对较低,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感染。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基础疾病的病情变化,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老年人退烧时出汗较多,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后病情可能较重,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这类人群在治疗时要加强支持治疗,必要时可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同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患者反复高烧的情况仍未改善,或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意识不清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