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弱视训练
弱视训练常见方法有遮盖疗法(利用优势眼对弱视眼抑制强迫注视,年龄等是影响因素)、精细目力训练(进行穿珠子等精细作业提高视觉分辨力等,受年龄和生活方式影响)、光学药物压抑疗法(用睫状肌麻痹剂等促进弱视眼发育,病史和年龄有影响);注意事项包括定期复查(不同年龄复查频率不同,出现不适随时查)、家庭配合(家长监督指导并营造良好环境,文化低家长要培训)、眼部健康维护(避免外伤和注意眼部卫生)。
一、弱视训练的常见方法
1.遮盖疗法
原理:利用优势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强迫弱视眼注视。对于单眼弱视患者较为常用。例如,对于儿童单眼弱视,可遮盖优势眼,让弱视眼更多地接受视觉刺激。一般根据患儿年龄等情况确定遮盖时间,年龄较小的儿童可短时间遮盖,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延长遮盖时间。
影响因素:年龄是重要因素,年龄越小,遮盖治疗相对越灵活,但也需密切观察双眼视力变化及眼部适应情况。对于有斜视等病史的患儿,遮盖疗法需要结合斜视的治疗情况综合考虑,因为斜视可能影响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在遮盖治疗时要注意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
2.精细目力训练
内容:让患者进行如穿珠子、描图、拼图等精细的视觉作业。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弱视眼的视觉分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比如穿珠子,要求患儿用弱视眼准确地将小珠子穿入细孔中,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患儿可选择适合其精细程度的训练项目。幼儿阶段可选择较大颗粒的珠子和较粗的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使用更精细的物品。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儿平时接触精细活动较少,开始训练时时间不宜过长,逐渐增加,同时要考虑患儿的配合度,因为精细目力训练需要患儿高度集中注意力。
3.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原理:利用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使优势眼暂时处于调节麻痹状态,降低其视力,同时配合佩戴适当度数的眼镜使弱视眼能获得清晰的物像,从而促进弱视眼的发育。
病史影响:对于有青光眼等特殊病史的患儿,不能使用阿托品等睫状肌麻痹剂,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升高眼压,加重青光眼病情。所以在采用光学药物压抑疗法前,必须详细询问患儿病史,排除禁忌证。年龄方面,幼儿使用时要特别谨慎,因为幼儿眼部调节功能较强,使用阿托品等药物可能对眼部调节系统影响较大,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使用时间。
二、弱视训练的注意事项
1.定期复查
频率:一般建议患儿在开始训练后1-2个月复查一次,主要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等情况。例如,每2个月带患儿到医院进行散瞳验光,了解屈光度数的变化,因为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屈光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需要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年龄与复查: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生长发育较快,复查频率相对更高。比如6岁以下的患儿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复查,以确保训练方案能根据眼部变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上,如果患儿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眼部不适等情况,应随时复查。
2.家庭配合
监督与指导:家长要监督患儿按照规定进行训练,并且要正确指导患儿进行训练操作。例如,在精细目力训练时,家长要确保患儿的操作方法正确,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训练效果。同时,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视觉环境,保证患儿训练时的光线适宜等。
特殊人群(家长):家长自身要了解弱视训练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以更好地配合患儿训练。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可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家长培训等方式,提高其对弱视训练的认识和配合能力。
3.眼部健康维护
避免眼部外伤:在训练过程中,要提醒患儿避免眼部受到外伤,因为弱视眼的视觉功能相对较弱,眼部外伤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视力恢复。对于活泼好动的儿童,要注意活动环境的安全,减少眼部受伤的风险。
眼部卫生:教导患儿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等。尤其是在训练前后,要保持手部清洁,防止眼部感染。对于有过敏体质的患儿,更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因过敏等原因引起眼部炎症,影响弱视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