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有什么区别
咽炎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病因有病毒、细菌、环境等,起病急,有相应症状,病程短可痊愈;慢性咽炎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复发,有特定症状,需去除病因治疗。二者可通过病史、症状等诊断鉴别,治疗原则不同,不同特殊人群患咽炎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1.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急性鼻炎。病因主要为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也可引起,此外,环境因素(如高温、粉尘、烟雾等)、过度用嗓等也可诱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中疲劳、受凉等因素易导致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倾向。
2.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长,症状顽固,较难彻底治愈。病因较为复杂,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分泌物刺激、长期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等;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引发慢性咽炎,好发于成年人,职业因素(如教师、歌手等用嗓过度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性别差异不显著。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随后疼痛,吞咽时加重,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如感染严重可出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
2.慢性咽炎:患者常感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清晨起床时明显,可咳出少量黏稠分泌物,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散在淋巴滤泡,可有咽部淋巴组织增生等表现。
三、病程与预后
1.急性咽炎:病程相对较短,一般经及时恰当治疗,数天至1-2周可痊愈,若治疗不彻底等可转为慢性咽炎。
2.慢性咽炎:病程较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较难完全根治,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加重,如饮食不节、过度用嗓、再次感染等,但通过积极去除病因等综合措施可控制症状。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急性咽炎:主要依据病史(如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等)、典型临床表现及咽部检查即可诊断,一般需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的前驱症状相鉴别,这些传染病除咽部症状外还有各自典型的全身表现及特征性皮疹等。
2.慢性咽炎: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及咽部检查进行诊断,需与咽喉部肿瘤等相鉴别,咽喉部肿瘤通过喉镜等检查可发现新生物等异常情况,而慢性咽炎主要是咽部黏膜等的慢性炎症改变。
五、治疗原则
1.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对症治疗为主,如多饮水、休息等,可使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细菌感染引起的需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等。
2.慢性咽炎:去除病因是关键,如戒烟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治疗全身疾病等,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含片等缓解症状,一般不主张滥用抗生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急性咽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注意体温等情况,及时就医;儿童慢性咽炎要注意其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用嗓,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等,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当的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其咽部健康及全身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急性咽炎要注意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用药需谨慎,同时要保证充足休息;老年人慢性咽炎要关注其全身营养状况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全身状况对咽部炎症的影响较大,需综合管理。
3.孕妇:孕妇患急性咽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局部含漱等对症处理;孕妇慢性咽炎要注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缓解症状,因为孕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用药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